第75章 翰林院(1 / 2)

其实这才是苏华荣为何会讨厌苏雪烟的原因。

原本,苏华荣一直觉得有些愧疚,想要补偿的心理。

但自从柳姨娘去世后,苏华荣每次面对苏雪烟。

第一个看到,总是那一双明亮的眼睛。

人家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心灵美的人,眼睛也是纯粹的。

但苏华荣从苏雪烟的眼睛里,看到了看清自己的事实。

总觉得,这个女儿,将自己看透,对自己冒出了很多的不好的想法。

这才是苏华荣为何会每一次对苏雪烟,都没有好脸色的原因。

就像是现在,其他人可能都觉得自己很淡定。

唯独苏雪烟,似乎看穿了自己内心的雀跃。

哎,真是一种让自己都无法面对的感情。

“对了,父亲,还不知道父亲升迁到哪个衙门?”苏雪烟垂下脑袋,让刘海挡住自己的眼睛。

她看过许多的电视剧,对于这些人的想法,多少知道一些。

苏华荣应该就是那种,口嫌体正直,明明很兴奋,却偏偏要装出一幅很淡定的样子来。

殊不知,自己的状态,怕是都被人看在眼里。

李氏,苏文庆,苏文华,苏雪烟看着他们,觉得这几人都看出来了。

只是,他们都装作没有看出来一样。

“我还是太嫩了,不会伪装。”

苏雪烟从后世穿越而来,人本身就是一个对于这些事情不喜欢,也不喜欢伪装的人。

苏华荣的所作所为,苏雪烟很是不喜欢。

虽然嘴上不说,但行动上,神态上,确实真实的体现了这一些。

所以,苏华荣看出来了苏雪烟对自己的态度,所以,才会对苏雪烟采取这样的态度。

这也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一种体现了。

苏雪烟其实有时候反思一下,人人都戴了面具,苏华荣也就是那样。

自己的态度,其实也有一部分的原因。

不过知道归知道,但要苏雪烟委屈自己,去和苏华荣低头,那也是不可能的。

说起来,生母柳姨娘的趋势,其实和苏华荣也很有关系。

不心怀怨恨,已经是十分不错了。

苏华荣点头,有些志得意满的说道“左迁翰林院。”

翰林院,苏雪烟是知道的。

这是从唐朝开始设立,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供职于翰林院。

翰林学士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翰林供奉则无甚实权。

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

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明朝以后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无论政治地位高低,在各朝各代,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

唐朝的张九龄、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朝的宋濂、方孝孺、张居正,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

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能够进入翰林院,说明苏华荣还是很得那位皇帝的喜欢。

天子近臣,这可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