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想吃肉了(1 / 2)

重归锦绣田园 应七美 2152 字 2020-08-20

转眼过去了一个多月,黄秋月也就是我们小九,了解了家里的基本情况,真好,这个家里也姓黄。

黄爹,名叫黄世贵,今年35岁,是个木匠,没有农活的时候就给别人做些家具!应该是手艺还可以。娘姓吴,听人都管她吴氏,和爹年龄一样大前两天刚过的35岁生日。娘的绣活做的挺好,没事的时候就做些荷包帕子,枕巾之类的。

七姐叫黄秋黛,小名叫带子。本家女孩排行第七,今年12岁,是个勤快的小姑娘。九哥黄有梁11岁,和七姐差了一岁多,本家男孩排行第九,在本村的老秀才在那上学,八姐叫黄秋玲,今年刚好八岁,小十哥黄有智,五岁。

接下来就是本姑娘刚过完一周岁生日。还没有大名。爹爹还有3个哥哥,听说爹的大侄子和爹年龄一样大。爹娘都是勤快人,家里的生活在黄庄村来说还算富裕。

“娘,你看我这个绣的怎么样?”现在农活没有什么了?黄吴氏带着两个姑娘都在屋里做绣活,黄秋月只有在屋里拿着几个羊骨子瞪眼玩,这个还是八姐的呢。

“嗯,还行,就是这个针再密实一点。看你自个配的色比娘配的好,绣完后卖了钱都给你自己存着娘不要。”“是娘教的好。”看来娘是让七姐姐存嫁妆了。

“娘,我也要秀帕子,”就听八姐黄秋玲说,“你这个络子才刚打会,没学会走就先想学跑,你七姐都会缝简单的衣服了,那智子的裤子破了,你给缝上把线走直了再说”

“行,缝就缝!”“那给你,我去老王家买块豆腐去,你三表舅头晌给拿了两条鱼,”

三表舅也就是娘的叔伯弟弟,跟着爹学木匠,小舅子也不用拜师。还有娘的一个叔伯侄子,爹的本家两个侄子都在和爹学木匠。今天爹带着他们都去小李村了,需要打门窗,所以爹把他们都带去了。

说话黄吴氏下了炕,黄秋月一看,我也想出去赶紧伸出两只胳膊“娘娘,去”“你也想出去啊,和姐姐在家玩不行吗?”“去去”“行,那娘就抱你去,咱小九打病好了还没出去过呢。”

出了家门黄秋月的眼睛就开始四处看,只见村里的房屋,土坯房多一些,也有些砖瓦房,嗯,自己家就是砖房。没见有传说中的茅草屋,看来村里也不是那么穷。

“山,山”黄秋月激动了,有大山呀,黄秋月在现代老家是平原,没有山,没有海,大一些的河都没有,“小九,看见山了呀,”“去”“你想去山上玩,那可不行,那山离咱这还好几里地呢,咱们现在去买豆腐,晚上给小九做好吃的!”黄吴氏道。

“老婶抱着小九干嘛去呀?”正说着一个20几岁的女人,和黄吴氏说话,“成子媳妇啊!我带小九去老王家买块豆腐,小九叫嫂子,”“嫂”“小九都会叫人了?”,“家里的人都会叫了。你这要去洗衣服啊?”“家里那俩皮小子忒能霍霍,成天往土堆里扎,那老婶我就先去了,我这些天忙没空洗都堆在这一块了”“成,那赶紧去吧!越晚水越凉”

说完话,成子媳妇端着盆子走了,往前走,又遇上熟人,黄吴氏那人叫二哥,让小九叫二大爷,这和自己现代老家的称呼差不多。

这个村子还挺大的,往前走了都有一里多地了才到老王家。黄吴氏抱着小九进了老王家院子。王家院门是开着的。院子还挺大是篱笆扎的,其实一路上看村里好多都是篱笆扎的院子。院子里还种着大白菜。

“王嫂子在家呢吗?”“在呢”说着从屋里出来一个50多岁的妇人,“是他老婶啊!赶紧上屋里坐”“不了,我是看看你们家还有豆腐吗?要有就给我来两块。”“有呢,我这正想推着车去村里吆喝呢,怎么不在家里等着呀?”“我这不怕你这走不到我们家门口就没了嘛,小九叫大娘”,“大娘。”

“哎!这孩子长的真好,”说着不知道从哪拿了一个板凳递给黄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