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赵云出箕谷(1 / 3)

三国武圣关云长 修甲 3115 字 2020-09-20

褒斜道中。

清晨时分,赵云大营之中旌旗飘飘,天色不过朦朦亮而已,营寨大门之处,已然聚集了大约五千士兵。

赵云当先在前,手持亮银枪,胯下宝马照夜狮子,立于大军之前,背上的披风随风撕扯,好不威风。

赵云横枪立马,对一旁的高翔、张慕言道“即刻领军出发。”

身旁的高翔接到令,轻点头,拍马在前,与众兵卒言道“全军,出发!”

随着高翔一声高喝,顿时漫天的尘土如江水滚滚一般飞扬而起。

五千军士行动起来,人数虽不多,但盔甲发出“哐哐”的声响足以震耳欲聋。

经过此前与曹真褒斜谷一战,曹真退守斜峪关定会重布精兵,攻取便成了一大难事。

因此赵云照之前邓芝所献计策,转而走箕谷道,循此险道而走。

此番去处路途虽然崎岖,非是坦途,然而对于久居蜀地、常涉山林的川中士卒来说,并算不得什么难事。

大军一路过处,赵云便下令让校刀手走在大军前面,为大军开辟道路。

虽说险峻,但也并非悬崖峭壁,只需将挡路的荆棘斩除就能成路,可谓遇山开山,遇水搭桥。

大军行至半月,现在已然能够走上通畅的道路。

大路行军相对轻松许多,但也意味着距离敌军越近,为了让士兵在短时间里能够恢复一定的体力。

赵云下令,每走二十里大军便休息一定时间。

五千士兵深入敌军之后,虽需急行,但赵云亦是明白,令士卒随时保持足够的体力,是保持战力的必要举措。

“伯苗,倘若我没记错的话,前方应该快到箕谷口了吧。”赵云勒马停住,炯炯双目紧紧盯着远处,向邓芝问道。

邓芝驱马上前,回道“确实如此。”顿了顿,他又继续道,“前方难测,不如先派人前去查探一番如何?”

赵云思虑片刻之后,抬起手道“不必了,可令全军再次休息,你我二人亲自去看看才好。”

说完,赵云双脚轻踢马肚,快速纵马跑了起来。

邓芝见状,于是转而嘱咐其余副将高翔几句之后,便挥鞭追上了赵云。

只见箕谷道中,一座隘口立于其中。

上面插满闪动的曹旗,关上的曹军,几人成巡逻队走动着。

左右箭塔上的弓箭手正四处张望,观测四野,不过虽然尽心,但形态却显懒散。

忽然邓芝伸手指向一处,赵云随之转眼望去,正见一处隘口城寨鹿角尽毁,旁边又有数十名曹军士卒正在修补。

邓芝随后对赵云道“看来前几日的暴雨不仅我们难行,敌军亦有损失。”

赵云见状,亦是一喜,于是道“此果真天赐良机,敌军虽有千人恃险而守,但以如今情形来看,亦可一举而下也。”

邓芝闻言附和道“此言有理。然还有一事虽此间敌军防御工事颇有损坏,但是此处依然处于易守难攻之势,且离陈仓路途极近。

如若不能数日之内将其一举击溃,则不远所在陈仓的敌军,必然会望风而来,届时进不能克敌制胜,徒留无益。”

赵云闻言,想了想片刻,轻点头道“伯苗所言,确是个难题……”

邓芝与赵云又观看此间地理,正观测之间,邓芝忽然抬头望了望一下天空,然后下马于地,蹲下身子抓起一把土,放在鼻前,轻闻几下,拍了拍手站起身。

还没等赵云反应过来,邓芝脸色露喜,回到马边,翻身上马“此间之事,我已有取之妙计。”

赵云闻言,心中一喜,一边不时转头看向断崖之下的魏营,一边问邓芝道“伯苗有何妙计,快快说来。”

邓芝笑道“将军莫要心急,此处离敌军太近,久留不便,回去再与将军详说。”

赵云听了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