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1 / 2)

三国武圣关云长 修甲 2206 字 2020-08-28

众人视之,说话的乃是司马懿也。

曹操闻言,大喜道“如仲达所言,计将安出?”

司马懿回道“臣以为,襄阳、合肥都是国之巨防,不可不取。

然襄阳在汉水之北,我军纵然取胜,一旦关羽横军江上,我军将无用武之地,是以我之短,攻彼之长,只能望水兴叹,隔江对峙而已。

而反观合肥在长江之北,四面平原,正是步、骑用武所在。若先用兵此处,是以我之长,攻敌之短,正合兵法机要。

故而臣认为关羽骁勇,不可猝除,反而围攻寿春的江东孙权,容易击退。

故应当先易后难先破江东,再纠集淮南兵马,共击关羽,以势压人,此乃万全之策也。”

司马懿说完,部将臧霸便出列道“司马仲达所言甚是。末将不才,愿请兵万人为先锋,为魏王先破孙权一阵……”

臧霸话未说完,韩浩、秦朗、任峻、枣袛、王淩等等将领尽出列道“末将愿为先锋,为魏王先破孙权一阵,挫其锐气。”

“仲达所说,也有道理。”曹操见状道“至于先锋之事,既然宣高最先请兵,便以他为先锋吧。”

随后,曹操便令臧霸为先锋,领精骑一万在前开路,随后自己领大军在后。

曹军过黄河,经许昌,诈称救襄樊,实则过许昌之后便转汝南,往寿春而去。

……

正攻打寿春的孙权也听说了曹操起兵之事,便差人打听,听得曹操是救襄樊曹仁,这才放下心来,继续催促大军攻打寿春。

这一日,孙权正催兵攻城,忽然后军大乱。

孙权见状,急忙派人前去打听,得到回报说“曹将臧霸领精兵万众,袭击了我军后方。”

孙权听了回报,不由得惊异道“他不是与曹贼同去救援曹仁了么?怎么会出现在这个地方?”

惊讶归惊讶,孙权说完,便连忙令鸣金退兵,又令丁奉、徐盛领兵断后,望南徐徐而退。

臧霸领精兵到了寿春,见江东军正在攻城,便出其不意,直指东吴大军,击破其后军后,便在江东大军之中往来冲杀,吴军大败而退。

坚守在寿春城头的张辽见状,连忙去报夏侯惇道“臧宣高领精兵击破东吴后军,江东军已然大乱,我等可趁机出城掩杀,两面夹击,可获大胜。”

夏侯惇听了张辽建议道“文远所说的,正与我的想法相同!”

于是夏侯惇便点齐兵马,与张辽各领兵将杀出城来,东吴军在两面夹击之下,顿时由退败演化为大溃败。

曹军趁势,追杀不止。孙权连忙指挥大军逃遁数十里才堪堪甩掉追杀的曹军,于是便退驻到成德县。

夏侯惇与臧霸合计一番,便想扎寨在此,明日再战东吴。

张辽听了,便劝道“不可如此!我军此次大胜,敌军士气受挫,正好利于回军守城。

若是不退守而至于出战不利,只怕到时候连寿春也不保全。

因此,末将认为,与其与在此驻扎对敌,徒增风险;不如领得胜之兵退守寿春,以待魏王来援。”

夏侯惇听了张辽所说,开口回道“你所说的十分有道理。但魏王任命我为淮南总督,离去时我军尚且据有濡须城及东西二关。

然而如今,不仅被江东夺回濡须等地,更是丢失了合肥,退守寿春。今日既然得胜,若是不能趁势夺回合肥,实在无颜去见魏王。

文远不要再劝了。”

张辽见状,再三相劝,夏侯惇只是不听。最终被劝得烦了,才对张辽说道“既然文远害怕寿春有失,那我便给你三万人马去守寿春,我自与臧霸领兵去破孙权,取合肥如何?”

张辽见夏侯惇主意已决,不可说动,便无奈同意,领三万人马回守寿春。

……

且说孙权败了阵,便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