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1章 尚书革新(2 / 3)

,他家有的是粮食。

“好了,把进贤冠戴上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虽为左传言语,却也是有些道理的你是国中重臣,司空这个位置,你也担任了如此多年,无论是外征贵霜,还是国内诸事,都少不了你的功劳今日你能向朕坦白,朕非常的开心,这说明,你也没有把朕当作是昏庸之主,能够说出实言”

“若你有心改过,便勿要再犯这样的事,为国事,为王事朕还是信得过你袁本初的”天子缓缓说着。

袁绍连忙起身,朝着天子大拜,激动的有些说不出话来。

“好了,起来罢,你来带领袁家,那就好好想着家国,想着百姓,勿要跟荆州那些奸贼一般,若是袁家也如此,朕可不会再饶恕了”天子又警告了一番,袁绍连忙说道“臣这就下令,分出耕地与民,袁家绝不会做出不轨之事来,若是不然,请斩我首!!”

“哈哈哈!”天子大笑,将他扶起来,言语之中,再也没有怪罪。

袁绍离开了皇宫,却多了些不同的风采,刚刚回到了司空府,坐在书房里,大手一挥,顿时撤掉了司空属十几位官吏,又写出了一群人的名单,这些都是通过考核的优秀人才,他准备向天子举荐这些人,而这些人的相同之处,则是他们都是寒门出身,至于先前废掉的那些,不是袁姓,荀姓,就是杨,陈。

做完了这些,不知为何,袁绍只觉得神清气爽,仰头大笑。

而在太尉府里,孙坚却还在忙碌着,说起来,这还是他初次独自施行一项政令,也不是施行,而是详细制定,具体施行是要交给尚书台的,说起来尚书台也是悲惨,天子刚打算在商贸事完成之后就裁减革新尚书台,却又遇到了兵学之事,尚书台的事情只能再往后缓一缓了。

孙坚找来太尉府的几个能人,其中有两位,还是给与了他不少的帮助,一人乃是陈宫,也是太尉属官里地位最高的,另一位唤作杜微,双耳有疾,可是才能不小,有这两人相助,孙坚也是清闲了一些,过了七八日,陈宫就按着孙坚的意见,弄出了一份详细的策略,包含关于兵学的种种。

孙坚很是满意,夸赞了两人之后,就让官吏将文书递送到尚书台。

官吏将文书送到尚书台的时候,太子刘獒也在尚书台里,在上次前来拜访尚书台之后,他心里就对尚书台看重了几分,时不时便前来此处,偶尔也帮着荀彧来处理文书,官吏并没有多说什么,或许他也没有认出面前的究竟是谁,将太尉的文书交予荀彧之后,他便离开了。

荀彧无奈的叹息了一声,商贸点还在修建,这又要修建兵学,人手又要不够用了郭嘉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接过了文书,稍微的看了片刻,点点头,说道“这策略还算不错,还有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尉府里的官吏们,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他毫无顾忌的说着,又拿起笔,就准备修改。

荀彧吓坏了,清了清嗓子,厉声说道“奉孝,这太尉之令,岂能随意修改”

郭嘉却不理会,直接动笔,说道“吾等不一直都是如此麽?莫非在太子面前,文若也想要装出一副大贤的模样?不要废话,来,看看这个,还要在雒阳北城修建,制定这策的人是不是得了脑疾??北城都挤成那样了,这兵学不需要马场麽?不需要操练场所麽?整日只谈兵法??不骑射,不行军??”

“还是改在城外罢,这样,这些学子们也就能有了可以操练的场所,何况,他们需要大量的兵械,存在城内,也是不好”

荀彧有些尴尬的看着刘獒,讪讪一笑,刘獒却是吃惊的问道“荀公,这你们平日里都是随意的修改策令麽???”,荀彧咳了咳,说道“自然不是,不过,诏令是在尚书台内完成的,诏令又是以天子名义颁布的,故而诏令与这大概策略有些出入,也是正常的”

刘獒茫然的点点头,说道“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