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南部非洲的制造业空心化(3 / 4)

牲一部分人的利益。

听上去很残酷,不过事实上牺牲也没有那么大,南部非洲联邦各级政府都已经行动起来,各种失业救济处和职业技能培训也已经开始工作,损失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

关键还是南部非洲底子厚。

在吞并了西非之后,南部非洲又迎来一轮瓜分土地的盛宴,很多近几年移民南部非洲的新移民,也终于得到梦寐以求的农场。

这就是南部非洲的底气所在。

南部非洲的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农场。

即便失去城市里的工作,依靠农场,他们依旧能生活下去。

而且生活的很幸福。

悠闲自得的田园牧歌,不知道是多少都市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在南部非洲可以很轻易的唾手可得。

罗克真正担心的是利益分配。

一个公平的社会,就要最大程度保证每一个努力工作的人,都可以获得应有的收获。

罗克名下的企业,在保证企业正产发展所需资金的前提下,已经尽可能将利润分配给企业员工,罗克自己拿走的部分少而又少。

这时候奇妙的事情发生了。

员工的收入越高,工作的热情也就越高,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利润也越来越多。

罗克已经连续很多年,没有从尼亚萨兰军工和尼亚萨兰航空拿过一分钱。

反倒是尼亚萨兰军工和尼亚萨兰航空每年会将大笔资金捐赠给菲丽丝名下的基金会,去年尼亚萨兰军工和尼亚萨兰航空就一共捐赠了四千五百万兰特。

这也就意味着,即便再给员工丰厚薪水的前提下,并且企业在保留发展所需的必须资金之后,尼亚萨兰军工和尼亚萨兰航空去年全年的利润依然达到四千五百万兰特。

这还没算利润更高的兰德银行和尼亚萨兰公司呢。

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兰德银行和尼亚萨兰公司,那些所谓“金领”的薪水甚至还没有尼亚萨兰军工和尼亚萨兰航空的工程师们高。

这也可以理解。

南部非洲对于金融的态度很谨慎。

金融确实是赚钱,但也会引发很多其他问题,如果企业家们都一窝蜂的去搞金融,那么谁来从事传统制造业?

另一个时空美国人的制造业空心化,也不是完全摈弃制造业,而是把利润低、科技含量低的企业逐步淘汰,集中全部精力发展利润较高的高科技产业,这样就能持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巩固美国的世界警察地位。

南部非洲现在也一样。

“所以,未来就是南部非洲联盟国家,一起供养我们南部非洲——”小斯肯定不知道制造业空心化的后果有多严重,不过以目前的局势来看,前景貌似很乐观。

“不要说的那么难听,我们这是在合理分配工业产能。”罗克不满意小斯的用词,给盟友们一点尊重好不好。

“有什么区别?”在小斯的概念里,这种说法叫伪善。

其实伪善也不错,这就跟装好人一样,如果能装一辈子好人,那就是个好人。

“塞西尔,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钱都赚完。”罗克隐晦提醒。

小斯对待手下的员工,远没有罗克这么慷慨。

这也是老塞西尔·罗德斯时代遗留下来的顽疾,老塞西尔·罗德斯创办的南非公司,当时堪称国中之国,到了小斯这一代,情况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善。

主要还是殖民意识根深蒂固,潜意识认为殖民地土著都是可以随意剥削的,自然也就不存在改善问题。

小斯人不错,不过在对待员工这方面远不如罗克,罗克名下的企业,每年三节两寿福利不断,员工住房、孩子教育、医疗等等一切问题恨不得全包,解决员工的所有后顾之忧。

小斯名下的企业就人情淡薄,别的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