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4 东印度人还一个(3 / 4)

买岛屿。

很快南部非洲人的热情就消退,东印度的岛屿风景确实很好,万岛之国有足够的岛屿可以买,价格也确实很便宜,不过很多岛屿都是无人岛,不是不适合人类居住,而是自然环境太恶劣,除了台风和海啸,还有更多环境引发的疾病,这对于人类都是巨大的威胁。

跟东印度相比,还是南部非洲比较好,就算条件最恶劣的贝专纳,经过南部非洲人几十年的改造,也已经变成富足粮仓,现在南部非洲人明白为什么东印度这么落后了,跟自然条件有很大关系。

当然这只是对于小岛来说,类似婆罗洲这样面积达到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岛,条件还是挺不错的,至少不用太担心台风的袭击。

安琪也不想跟日本人在菲律宾捉迷藏,不在马尼陆是避免跟日本人打巷战,盟军装备有大量重武器,在野外作战时具备更大优势,一旦进入城市,坦克在街道上都无法掉头,收到的限制太多。

现在这样就很好,盟军摆出进攻马尼拉的架势,日本人不得不防守,将日军主力聚集到一起,毕其功于一役,这样能减少很多麻烦。

东印度军队脱胎于南部非洲军队,哪怕临时营地也有完善且富有层次的火力防御网。

在菲律宾是境外作战,第三师也不担心破坏环境,将临时营地周围的树木全部推倒,为坦克手和机枪手清理射界,夜幕还没有降临,迫击炮就开始一刻不停的发射照明弹,这让趁夜偷袭的日军无所遁形。

日本人也不傻,知道正面作战不是盟军的对手,夜战是日军最好的选择。

拥有南部非洲负责后勤的东印度部队,奢侈程度跟南部非洲国防军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临时营地周围有一点点风吹草动,马上就迫击炮或者坦克炮轰过去,反正炮弹也不用自己花钱,随便打。

在东亚战场打了几十年仗的日本人哪见过这种阵势啊,自从明治维新后,日本人跟列强交手,真正打过硬仗的就只有日俄战争。

日本人名义上是赢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实际上日本人在日俄战争中战死了8万多,是俄罗斯人的两倍。

1942年的东印度部队,火力强度明显超过1904年的俄罗斯人。

1942年的日军,火力强度跟1904年的日军相比,居然没有本质上的提升。

这样打起来,战斗结果可想而知。

下半夜又是疾风暴雨,照明弹的效果收到很大限制,日本人终于找到机会。

东印度部队早有防备,日本人的进攻刚刚开始,所有坦克和汽车的车灯一起打开,发电机供电的探照灯没有受到暴风雨的任何影响,躲在坦克里的机枪手开心极了,他们不顾机枪的枪管因为连续发射已经发红,拼命向进攻的日军扫射。

被武士道精神彻底洗脑的日军士兵陷入疯狂,雨夜视线条件很不好,战斗一开始就发起猪突进攻的日本士兵,根本不在乎自身的伤亡有多少,他们挺着上了刺刀的三八大盖,嚎叫着冲向第三师的临时营地,幻想着东印度军队会向他们以前的那些对手一样,只要陷入白刃战就会彻底崩溃。

这也是事实,从日清战争开始,日军的对手,只要在日军发起白刃战之后,士气就会迅速崩溃,不管是淮军还是印度人,他们在跟日军对射的时候表现还不错,一旦陷入白刃战就会迅速崩溃。

东印度军队,火力强度比日军以前的所有对手都高出不止一个档次。

猪突进攻本质上就是人海攻势,这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已经被彻底淘汰。

日本人没有经历过索姆河战役,也没有经历过凡尔登,他们似乎不知道五米一挺机枪能制造什么样的火力网,东印度士兵装备的半自动步枪,火力强度其实跟轻机枪也差不了多少,两支半自动步枪发挥的作用,其实也跟轻机枪差不多。

于是进攻的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