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 / 4)

。这些天他向周博询问了为何不愿意升任的原因,得知了周博是担心徐向天谋害自己。其实那天徐向天在泗州大营的时候,他就看出了这纨绔衙内不是什么好鸟,只是事已至此,自己也帮不上周博多大的忙。

在大营门口,董浩将周博拉到一边,说道“周兄弟,你到我董家军不过数日,却已经为我董家军立下了奇功,说句诛心之话,某家可不舍不得你这个将才呀。”

“承蒙董帅青睐,末将一直希望报答董帅的知遇之恩,只可惜末将位微无可奈何呀。”周博叹了一口气说道,自己此去鄂州城只怕是凶多吉少了,那徐向天简直不是东西,齐军大敌压境竟然还放不下私仇。

“徐向天的事,周兄弟你可要多提防一些。这些纨绔子弟向来都不以大局为重,一定会睚眦必报。某家送你的那些细软之物并不是让你自己享受,进城之后多与左右打好关系,关键时刻还是有帮助的。”董浩强调的说道。

周博深为感动,董浩考虑的还真是周到,他连忙谢道“董帅之恩,末将没齿难忘。末将一天是董家军的人,一生便是董家军的人。虽然末将此番升调为都管,但日后若有机会外调,一定会再投董帅您效力。”

董浩微微笑了笑,说道“你有这份心就好了。去吧,保重了。”

周博向董浩鞠躬而拜,然后与前营毕进、陈泰等人道别。

这些前营的押队官虽然与周博相处不久,但从许多细节小事上,早就对周博深感佩服,先是将护送秦涵、徐向天的赏银分给了弟兄们,后又屡次以弟兄们性命为首要考虑,再者这几天与齐军交手,也充分的看出了营帅的领导才华。现在周博即将离去,他们自然都很是舍不得。

周博向毕进、陈泰等人交代了几句,让他们继续以自己传授的新式操法训练士兵。之后倒了一声“诸位保重”,便上马随同鄂州城派来的使者一起进城而去。

周博与那使者赶了十多里的路之后,经过了一个小村子,看到路边有一茶肆,反正时间还早,于是就下马在这里休息了一会儿。两人走进了茶肆,点了茶水和点心,便找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

这个村子看上去还算富庶,官道由此经过,往南之人都甚为频繁。如今虽然战事未平、旱灾不断,但总有一些胆大的人在这风头浪尖上做投机生意。周博看到挂在茶肆棚子外面的一个牌子,上面标写着茶水的价格,一壶茶水竟然高到了三百文钱。

没过多久,茶肆的老汉就端着少得可怜的差点和一壶茶水摆了上来。

“敢问大爷,如今旱情刚有好转,这水是从何而来呀?”周博有些好奇的问了道。

“官人勿虑,这水保准是干净的水。老朽每日辰时起早,去山中采集泉水和露水,运气好时能装得桶,除去家中生活用水,余下的就摆在官道边上贩卖。”老汉笑着回答道。

“眼下水源如此珍贵,大爷你就不怕有强人来抢水吗?”这时,与周博相向而坐的那使者开口问了道。

老汉笑了笑,说道“老朽摆这个茶铺就是为了给来往路人解渴。旱灾眼看就要过去了,半个月前还下过一次小雨,想必也不会有歹人为喝一口水而为难老朽。唉,说到底,老朽也只是为了混口饭吃,眼下秋种季节已经过去,种田是不成了,总得积存一点过冬的钱呀。”

周博叹了一口气,难啊,难啊。

老汉放下了茶水和一些糕点,转身去忙自己的去了。

周博与使者先各自饮了茶水,这时周博忽然想到一事,随即微微一笑,立刻向使者问了道“敢问尊使大名?”

“周都管客气了,小底李斌。”使者连忙回答道,他不过是一个传令的小人物,周博好歹是正八品的武将,怎么敢担当上一个尊使之名。

“李尊使今日特地来传达某家升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