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节拔刺,1(3 / 4)

攻约梁山 山水话蓝天 6639 字 2020-04-05

现在呢,沧州别说物质财富了,就是人也没多少了。

你若是从西边的河间府进入沧州境内,放眼望去全是一片片无人区。到了清池县才会零星看到人影。

之前,只沧州城人口就不下七八十万,仅次于极盛时有一百五十万人口的东京,差点儿把面积远无法和东京城相比的州城挤爆了,若是人一齐出来,怕是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也就是限于城池本身不够大,城里人口才不至于超过首都。

那时候,沧州城外必须控制的军事防御圈空白地限制以外密密麻麻一圈全是人家,除了赵公廉执政时严格控制不得毁不得乱砍伐的田地树林,以及实在不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以外,放眼望去似乎到处全是房子和人,绵延开去,漫延到清池县。引发和推动繁荣的沧赵家族所在地——盐山县就更不用说了,人口多到似乎是庙会赶集一样。直到南部三县南边缘,区情况才有所缓解。人口没千万,怕也有七八百万,来来往往的人太多,官府根本没法统计到底有多少人生活在沧州。

城外都寸土寸金,更别说城里了。

曾经的沧州城只有挠破头千方百计买房子的,只要能凑起钱,甭管多贵得离谱吓人也要买,可是就是这样也几乎没人卖房子。都是有房子就死掐着,明知卖了房子就能迁到别的州从此轻松快活地生活一辈子,也没人愿意卖。

现在呢,沧州城连脸上盖了金印控制不让迁走的两万多没被挑去强行编入高路关路边军的人口,冒险坐牢也要趁着说是去占有城外无主田地得些传家命根子的机会纷纷逃走了。

这些当初从全国各地来沧州捞金的“冒险家”们看到沧州经济彻底完蛋了,再留在这不但不能发财有好日子过,而且还得担惊受怕,既要承受官府和驻军的肆意欺压奴役,担起养活官府军队和扫街运粪维持城市功能与环境等诸项日常事务,每天有干不完的脏活累活,官府还不给钱,也要承受辽寇犯边的战争灾难,不是人待的地方了,杀头也要坚决逃走。

连本地的城市地痞泼皮恶棍、残存的商人也干脆弃家逃走了,根本无视城外那一望无际的无主田地房产可白占了。

沧州城内几乎看不到百姓的身影,和沧北一样成了事实上的军城。

弄得驻军——原沧北边关裁下来的军痞大爷兵们不得不挺起懒懒散散的身子扫街运粪维持生存环境,叫苦连天。

房子?

别说寸土寸金却无人愿意卖了,就是一片片白送,都没人来住。民居、饭馆、客栈、商铺全空着

街道上只有军痞官兵晃动的身影。

官员?

夏灾时,不算军官,其他沧州城官吏在赵岳带兵逼迫下由沧州军全推到城门口杀了,朝廷并不知此事。灾后,朝廷不知怎么想的,只派了个推官上任,其他仓漕、主薄、司法监察官员等正常配套一个没有。就是推官,正常下也分左右,有两位,却只派来一位,既不左也不右,就叫推官。相关杂务只有从裁撤的那些州府调来的不成气小吏凑合充任管理。

沧州城以外呢?

附近二十里之内一个住户也没有。

怕州城的官爷兵爷方便就近祸害人,都不敢在附近居住。

盐山县是如今沧州五县治中剩有人口最多的,有十几万人,不过不是本地人,全是从沧北南迁来的百姓。

沧北人来到沧州后,全自动汇聚到了赵岳老家那边,能住多近就住多近,别处有县城豪宅,有乡间地主大户弃下的众多无主豪宅,也不贪图去住。沧北边区人口稀少,但四个军州的人口加起来也数量可观,但不是连年主动叛逃海盗了,就是来沧州后被赵岳家秘密一批批运走了,就剩下行动迟缓晚来到这的人家,也包括仍在沧北当兵的将士家属。

这种情况的出现自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