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节改造杂谈5(3 / 4)

攻约梁山 山水话蓝天 4424 字 2022-11-12

近去引诱辽皇部的契丹人,一边去比较遥远的东部蛊惑引诱。

干得不可谓不勤勉没高招,蛊惑有威力,可是,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东辽部也好,辽皇部也罢,契丹人,在无知而浑浑噩噩与祈祷辽国能打败金国重回强大统一的幻想中被蛊惑,能有脑子猛然意识到辽国完了怎么也顶不住金军的,心确实慌了,急于找活路,不少人开始想方设法摆脱官府控制管理,钻空子带家人卷财逃走,逃奔的方向却往往不是西辽很笃定的河西这,竟然是南下穿无人区,逃到大理国在大散关、峡州、归州的控制区。

宁愿投奔陌生大理国为奴,也不投奔同族西辽为主,这让西辽震惊而措手不及,极不理解。

从地理、路程等困难程度方面客观地讲,东辽人逃到河西也确实太难,太远了,选择走草原西去,没什么正经路,一路无人区,得不到任何便利,而且面临时刻的野狼害,若选择从原本的宋国领土那去,有正经路方便拉车走,但野兽更多,而且还有西迁的折家军卡在那,更凶险......

往南逃,也是无人区,环境这还被绿化了,到处牧草茂盛,树林也一片片起来了,这一路上的毒蛇野狼更多更危险,想逃到大散关等地也不近,但大多数逃离辽国的人家还是坚定选择了南下........原因太简单了,大理国是海盗国的属国,安全,发达,而且南部温暖富饶宜生存.......

在契丹人眼里,西域,那是什么?

沙漠、戈壁、荒滩,风化的魔鬼城,干旱太缺水,凄厉的风呼啸着,吹人身上刀一样刮,尘土漫天,太干冷,兔子都不拉屎的地方,赌命,千里万里迢迢跑去那受罪,那不是有病吗?

宁做富人家的狗,不作穷人家的主子啊。

何况,大理国是最有名的佛国,那的人应该很仁慈.......契丹人也信佛......

当然,也有不少的契丹人忠诚本族,怀着幻想选择投西辽去当主人阶级。只是东辽这边的真能成功逃去是少数,成群结伙的也纷纷悲惨倒在遥远艰难、什么帮助也得不到的路上。

辽皇这离回鹘地近便,还有西辽军暗中接应,结伙往往就能成功逃去。可是,这叛逃情况很快就引起辽皇部的注意。

辽皇大怒:你西部军背叛了朕,不肯服从和帮助朕也就罢了。你们有战马骑兵优势,朕奈何不了你们,只能强忍这口气,相安无事就好,现在竟然敢引诱拉走我的人?你敢害死朕.......

辽皇部官员也不是草包的什么也不行,立即加强了人口控制,也很方便控制,现在也是农耕村镇集中生活,不再是松散不可控的游牧......逃走了一些人,但风波动荡被遏制了。同时,辽皇军还摆出要讨伐回鹘地西辽势力的阵式,也不缺兵力,当初跑这的本就有十几万可用兵,随后又吞并了从高原上被海盗国赶下来的教士、愚昧迷信以死追随的教徒,以及高原腐朽凶残统治者及相关势力,钱粮财富什么的好处没得到多少,但人口一下了增长了一倍,有二百多万上下了。

这些侥幸逃脱的宗教士和政权者共同构成的高原统治者,当初仓促逃离高原,来得及带走的财富不多,下到青海甘肃等地又遭到大理海盗军定点埋伏专门截杀高原贵族.....能剩下的粮食就更少了,在活物都没几只的苍凉无边荒原上落脚的话,只会先后全得饿死,再者寒冬很快降临,没屋子没帐篷,冻也冻死了,无奈投奔了辽皇,身边还有的财宝全奉献了辽皇......和辽皇达成协议,跟来的部众成了辽民,由辽皇的人统治。残存的贵族后来被辽军悄悄杀尽。当然,少数高僧成了座上客。辽皇信佛,精神空虚不安,在那个时候尤其需要高僧点化.......继续共同愚弄吸血民众。

辽皇势力大增,给西军五残部以及河西回鹘地的西辽军都带来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