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交锋(一)(1 / 2)

玉石生长 我的大饼呢 2389 字 2020-10-12

佛家修心立德,修炼体系与儒生武者不同。

像是前三境沙弥、寺僧、苦海,分别就是参悟佛经,平定心绪与过往,了却红尘的过程。

到了苦海境界想要晋升佛子,那就得积累功德,功德积累越多,就能突破。

这清远和尚急着跳出来未必不是想着以一人之力劝退信王,占据其眼中这份滔天功德。

看到有个和尚出来问话,书童侧耳听了一下船舱里自家公子的指示,对着和尚回话到“我家公子说了,不知法师对于此事有何指教。”

此事指的便是信王进京勤王一事。

“阿弥陀佛,指教不敢当,只是贫僧觉得,信王殿下如此行事还是有些欠妥了。”清远依旧平静说到。

“法师,信王殿下是这次勤王是哪里欠妥了?”

还没等船上的人继续发问,人群中不知道哪个嘎达就有人追问到。

表面上看上去这是在替船上的人追问,但是实际上是在替清远接话。

既然清远率先开口,那么必然是心中有了一套说辞,不然也不会选择出这个风头。

但前提就是船上的那位未曾露面的公子哥必须得顺着他的话头问下去,只不过对方既然是敌人,那极有可能不会让清远如愿。

所以必须有一个其他人来接这个话头。

这个捧哏恰到好处的接话,在场有几人都心知肚明知道这是“托”。

“贫僧以为,此次信王殿下进京,暂不提是否符合常理,但是却有几处不公道,贫僧还是愿意叨叨两句。”清远微微鞠躬,看来是准备放大招了。

“一是信王殿下率四万大军进京,先不提路过多少城池声势浩大恐怕造成人心恐慌,且是这途中所耗费的粮草便是巨资。

而此刻天下间尚有多少百姓未能果腹,如能将这些粮草赈济百姓,岂不是大功一件?”

“而且听闻此刻大秦军队犯我边境,势必生灵涂炭,信王殿下手中有着四万雄兵,何不增援北关?”

这清远表面上是对船舱里的人说,实际上也知道对方只是个信王的先锋官,想要借着对方,将这些话传给信王李惟本人。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这这贼和尚说得还挺有道理啊。”白芊芊小声嘀咕着。

“你刚刚还不是骂人家秃驴来着么,怎么这会又夸上了?”罗玉揶揄一下后解释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和尚看似纯良实际上精着呢。”

“对头,这和尚的话,就是在避重就轻。”许灵玉点了点头,在边上附和说。

罗玉朝着白芊芊露出一个“你看你连个孩子都不如”的眼神,气的白芊芊牙痒痒。

许安安也是,虽然她年纪还小,但是就是觉得这白芊芊如果不够聪明的话,是配不上罗玉的!

这清远和尚的精明之处就在于,同样的一件事,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变味了。

明知道信王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来的,但是完全不提这一茬,只抓住大军这一点来,加上一点大义在内在胁迫。

就像信王同样是举着“义”旗来的,想着为大周清除祸害的名义一样,现在还有一份能够造福苍生保护大周的事情摆在你面前你是否选择呢?

如果你信王李惟还是有执意如此的话,那么至少在民众支持上会减少一部分。

甚至那些站在张家及阉党后面的儒生们会让张家爷俩去赈济百姓或是奔赴边关趁机将口碑扭转过来。

这个时候如果信王还选择进京的话,就陷入了被动,真是赤果果的阳谋。

这群人的心和手段有时候脏起来简直是无法想象。

这一下子就又将选择摆到了信王这一方的面前。如果此时船上的那位公子对于这个问题避而不谈的话,那么就显得有些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