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 兖州军大战常山(一)(3 / 3)

下,最后依旧是能称帝,当皇帝。

就是,马超觉得对方要是不遇到了自己,就凭曹操和孙策他们俩,曹操肯定和刘备他们是属于不死不休,那没错。但是到了孙策那边儿,就江东军有鲁肃在,就一直要维持着孙刘联盟,共抗曹操,共同对付兖州军,那一点儿没错。所以说三分天下的和历史和演义一样儿,依旧是曹孙刘,不过这个孙却不是孙权,而是孙策。可以说孙策是有地方不如孙权,那太正

常了。可也得承认,其人在有的地方上,那绝对是超过了孙权,就是。至少孙权其人终究是不怎么擅长去开疆拓土,而在守成一道,那确实是可以。说起来其人不太适合去做一个开国的帝王,但是长辈打下来了江山,然后交给他,他是能守得住的,就是如此。所以孙策就

是能开疆拓土了,那可没错。所以孙策都对孙权那么说,就说带兵的事儿上,你是不如我;但是在用人上面,我就不如你了,就这样儿。可以说孙策是很有自知之明,也算是很很了解自己这个弟弟。而他把大位交给了孙权,其实怎么看怎么都是最正确的,那可一点儿没错啊。

孙权坐领江东那是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二年,他是一八二年出生的,所以那个时候以古人的年纪来论,他是十九岁了。十九岁的话,可以说他还年轻,但是却不得不说,其人已经成年,那绝对是大人了。所以孙策哪敢把自己位置给自己儿子,就只能是给孙权,那可一点儿没错。孙策那时候才多大,二十六,而他长子多大?这个没有详细记载,但是肯定没

孙权大就是了。如果说孙策十六岁有了长子,那么他儿子在他死时候他十岁,十岁和十九岁的孙权,说实话,这个了解点儿的,估计都不会看好他儿子,而孙权什么人?至少孙策就很清楚,自己大位不给自己弟弟,那么给自己儿子了,估计到时候他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而

孙策那么做,其实是正确的,确实。历史证明了其人做得对,至少他儿子没什么事儿。可要是把大位给了他,那么就真是不一定了。历史也证明了,孙权他到底是个什么样儿的人,这个就不用多说了。而孙策他儿子就算是能平安,可他儿子就能比得上孙权?这个真不一定,

而且基本上是比不过的。要不然的话,孙策儿子多少也能出点儿名儿。别说孙权干涉,这个如果说年轻时候他还能干涉点儿,但是时间长了,多少年过去了,他都坐稳江东的大位了,难到还能怕孙策儿子?自己的侄子?说起来孙权的位置那是名正言顺从自己兄长手里继承过来的,是孙策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儿,亲口传给他的,所以说孙权其实不会怕什么。反而他

还得对自己的侄子好,那可一点儿没错。他那是做给所有人看的,一点儿不错。而要是大位不在他那儿,那么估计就变成其他样儿了,真是。所以说这个也确实,孙策不傻。用大位换来了他子嗣的平安,也算是可以。位置给自己弟弟,又不是外人。可以说孙策和孙权的关

系,那确实是不错,这个真是。孙策不光就孙权那么一个亲弟弟,但他还是最看重孙权,而事实也证明了孙权比他们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