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3.三哥想创业(3 / 3)

最爽新人生 老眼儿 2738 字 2020-10-10

不中不西的中式外卖。里面常见的菜品,有酸甜肉、酸甜鱼、黑椒牛肉、烧腊、扬州炒饭,当然大多餐厅还有洋人爱吃的炸薯条和炸鱼,外加饮料。很多洋人认为这就是正宗的中餐,一些来华夏旅行的新西兰人回国后就表示,在华夏一个多月就没吃到合口的中餐,还是新西兰的中式外卖好吃。

这种“改良”型的中式餐厅,也有档次高的,顾客基本上全是洋人。

刚到新西兰时不了解国情,很多国人会满心欢喜地找了一家中餐厅打牙祭,看到菜单价格贵的吓人,咬着牙点了几个菜,菜上来后一尝,难以下咽,又害怕人家说不节约,只好装模作样打了包,走出饭店扔进垃圾筒里。

再说说让人有食欲的正宗中式餐厅。这些餐厅的目标人群就是华人,近些年来,华人新移民越来越多,市场也就越来越大。移民来自天南海北,餐厅也被细分得清清楚楚。不管是川菜、京菜,还是沪菜、粤菜,无论东北风味,还是西北风味,都是力求做到正宗。新西兰的农牧业发达,鸡鱼肉蛋等原材料质量好,又价格便宜,华人超市各种调味大料应有尽有,只要是有几个拿手菜,价格适中,饭店生存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一个公认的市场规律是,不管什么东西,只要华夏人买,价格马上就飚上去,只要华夏人卖,价格马上就降下来。这规律同样适用于新西兰的中餐业。做的人多了,竞争也就越来越强了。价格战开打,食客最开心,但却苦了这些饭店的老板。

中餐业,特别是多明尼路等相对集中的区域更是竞争激烈,赚钱的真赚钱,赔钱的真赔钱,总会不断有饭店关门歇业,也会不断有新店开张大吉。倒是那些专门针对洋人的外卖生意相对稳定,一开就是几十年,不想做了还能转手给别人。

这种情况,在米国也是存在的,而且说实话,米国人别看包容性强,实际上真挑剔起来的时候也是非常挑剔的。

所以想要在国外开好一个中餐馆,而且还是那种正宗的中餐馆?难度不是一般大。

外国人肯定是吃不惯的,能吃得下去,并且能欣赏得了的,少之又少,只有对华夏非常了解,并且在华夏生活过很长时间的外国人,才能初步接受中餐。像某杰瑞那样的,实属个例。而国人出去的话,也要看情况,如果只是单纯的旅游,那基本上吃的都是西餐,如果是出去定居的,反而自己在家做饭的多。也只有那些留学生,或许才会对中餐念念不忘。

毕竟他们没有做饭的条件和环境,想要吃一顿正宗的中餐,就只能下馆子。

可问题是,留学生有多少呢?又有多少人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走过遥远的距离,去吃一顿正宗的中餐?

有,但不多。

基本上,中餐馆这几年在国外肯定是没搞头的,如果是十年后,或许还好一些。

其实说白了,这里面也有国家背景的存在。

国家强大了,在全球范围的影响力大了,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就会引起更多人的好奇。

其实华夏文化,老外一直挺好奇的,但这种好奇,就只是单纯的好奇,他们也懒得深入了解,更懒得学习和接触。尤其是米国人,那股骄傲劲儿,隔着十公里都能闻到。但是再过十年就不一样了,华夏越来越强,终究会引起米国人更大的好奇。这时候,方方面面的接触就会陡然增加。文化,科技,饮食,传媒……方方面面的接触都会增加,正宗中餐才会开始吸引到这些米国人。

当然有人还是接受不了,但能接受的人,数量会逐渐提升起来。

中餐和中餐馆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才会逐渐提升。

但那是十年后,而不是现在,不过三哥想要做的话,倒也不是不行……

“你做好赔钱赚吆喝的准备了吗?”

周方远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