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6.一分为二吧(3 / 4)

最爽新人生 老眼儿 7907 字 2020-08-15

功能演变过程深刻影响了乡村人地关系的转型趋势。因此,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转型过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把握未来乡村转型发展脉络、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路径和通道、理顺城乡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学者们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转型发展经验、农业经营体制演变、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现代农业综合区划、粮食生产省域类型划分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我国粮食生产转型的特殊性与我国乡村人地关系的强约束条件密切相关。因此,以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人地关系演变为核心突破,剖析粮食生产在乡村发展中地位的变迁,总结粮食生产的差异化阶段特征,对于保障乡村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有序引导乡村生产体系实现现代化转型具有重要作用。

而且周方远还知道,在他重生前的时空,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粮食连年丰产,粮食产量连续5年超过12万亿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随着消费需求的提档升级,粮食消费已经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便利”跃升,优质粮食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凸显,需要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不断提高优质、绿色、安全粮油产品供给能力。

近几年,我国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优粮优价的市场运行机制正在逐步形成,粮食生产由过去的“重产量”向现在的“重质量”转变。加工企业全面激活,改革效果好于预期,粮食收购和库存消化取得新成效。据统计,2017年全年共收购粮食8500亿斤,政策性粮食库存消化1690亿斤,特别是政策性玉米库存比历史最高点下降28。

当前,粮食供需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全球粮食供求宽松,我国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库存充裕,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轻言粮食问题过关了。

首先,粮食种植结构的调整、休耕轮作的实施、库存消化的加快、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都将给粮食供需和市场形势带来新变化,对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粮食供需动态平衡提出了新要求;其次,近年来不仅城镇居民和加工企业普遍不存粮,农民存粮也不多,如果在一定时点市场预期有所改变,城乡居民和企业多买一点,供求就有可能趋紧;第三,粮食消费需求保持刚性增长,而粮食增产的边际成本增加,资源环境因素的制约加剧,我国粮食供求中长期还是紧平衡态势;另外,目前世界上仍有37个国家需要粮食援助,超过1亿人受到粮食严重不安全的威胁。作为负责任的人口大国,如果依靠进口保吃饭,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这么说吧,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技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不能因为技术问题影响战略问题。

要始终绷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要加快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关键是要保护粮食产能,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实施“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要进一步加强粮食国际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更好地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服务外交大局。

所以说,粮食对于一个国家真的非常重要,华夏这种传统的农业国家,人口大国,粮食的重要性就更高了,周方远之前是怕麻烦,不想给自己找事儿,所以不愿意进入粮食生产领域。可是老云说的也没错,远方农业迟早是要进入其中的,这是任何一个大型农业公司走到后来都必须要面对的情况。

周方远看着还在争吵的两位副总经理,心中默默的思索着,手指在桌面上来回划动……突然,他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