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0.再见于禁(四)-酒文化(3 / 3)

最爽新人生 老眼儿 6780 字 2020-08-15

径。“志气旷达,以宇宙为狭”的魏晋名士、第一“醉鬼”刘伶在《酒德颂》中有言“有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有扃牖,八荒为庭衢。”“幕天席地,纵意所如。”“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

这种“至人”境界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典型体现。

不得不自夸一句,我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是酒的故乡。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又同时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首先,华夏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我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

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酒与社会经济活动是密切相关的,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不同酒政的更换交替,反映了各阶层力量的对比变化。酒的赐晡令的发布,往往又与朝代变化、帝王更替,及一些重大的皇室活动有关。酒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给人民的生活中增添了丰富的色彩。我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几千年来,酒的作用远不限于此三条,起码还包括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

所以说,喝酒,好!但要适量,在一定的限度和限量之中,酒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享受。当然了,如果超过这个限度,那就是麻烦了。

当然了,中西方在对待酒文化的时候,还有很多不同。

比如说酒种就不同,在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酒莫过于白酒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华夏的酒文化就是白酒文化。而西方主要是葡萄酒为主。

酒器方面,华夏古代酒器以瓷器、青铜器和漆器闻名。华夏酒器以形象优美,装饰众多而著称。西方人注重不同的酒,喝酒的器具也不一样。所以他们有葡萄酒杯、白酒杯、红酒杯、白兰地酒杯等。

饮酒礼仪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我国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谁是主人,谁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顺序。敬酒时要从主人开始敬,主人不敬完,别人是没有资格敬的,如果乱了次序是要受罚的。而西方人饮用葡萄酒的礼仪,则反应出对酒的尊重,人与人之间的上下关系,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至于说饮酒的目的,除了嗜酒如命真的爱酒如痴以外,在我国,酒经常被当做一种工具。酒在国人眼里更多的是当作一种交际的工具,所以在华夏的酒文化中缺乏对于酒本身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品评,更在意饮用之后带来的美妙作用。在西方,饮酒的目的往往很简单,为了欣赏酒而饮酒,为了享受美酒而饮酒。也不是说西方人就不拿酒当工具了,也会有当做工具的时候,只是东西方文化的侧重点不同。

如今的东方,更喜欢将酒当做工具,西方则更加喜欢单纯的品酒,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并非是清晰的两极分化。

今天,周方远和三哥就把酒当做工具了,这个工具的价值就是敲开于禁的新房,让他回归当年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