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7.华语乐坛(下)(3 / 4)

最爽新人生 老眼儿 6959 字 2020-08-15

种情感出于他们对上一个时代音乐发展的感同身受和精神触动,这有些像薪火相传,代代延续了对音乐执着的热爱。但未来这种情况会发生改变,当外界层层加固的数据,在流量明星及其粉丝周围构建起一口高度不断上涨的无形之井,他们可看到的天空就愈发狭窄,也就逐渐不自知。

就像某kun粉丝的逻辑某kun的数据最好,所以kun的实力最强,人人都会记得kun,都会知道kun。所以,某老演员、表演艺术家因为不认识kun,不幸地被喷了。

而相对应地,当歌坛前辈也不再认可新人,传承也就断层了。李宗胜直言,“我很热爱这个行业,我太看重这个行业,我看到太多不相干的人来搅和我觉得非常不开心”,而郑钧更是爆粗口,“我一听,这就是屎啊”,网上一阵赞同。

当然,更根本的是,资本和流量抢占了乐坛的空白,助长和利用了他们的无知。

从某种程度上讲,kun也有些不幸,他一个人集中了舆论抨击流量明星的所有炮火,而且他的名声一次比一次响亮,可战斗一次输得比一次惨。

比如说kun在遭到b站联合围剿,大量u自发制作各种恶搞视频,大面积不间断轮流炮轰之后,粉丝团官方宣布永久退出b站,并称以后再也不会在b站更新任何视频和动态;微博决战,又被周董的夕阳红粉丝团破了蝉联内地榜64周连冠的记录,最后,相关数据站和粉丝团官微不得不发布声明,宣布退出微博各项数据榜单的竞争。

但这也不是华语乐坛的胜利。

当外界把两个不同等级和高度的人,硬是拉到一个规则下比拼,这本身就是对位高者的一种讽刺,受益者不过是制定规则和搭台子的一方。

根据微博发布的财报显示,微博用户活跃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与媒体、综艺节目、体育赛事合作,以互动形式带动,比如春晚摄影大赛;二是通过超话社区、粉丝群等产品促进用户之间互动交流。越来越娱乐化的微博,显然少不了kun、han、tf这种流量大户,但迎合流量明星的远不止微博。qq音乐的排行榜增加了“歌手社交媒体活跃指数”,作为衡量音乐作品的指标之一,网易云音乐的“云音乐歌手榜”排名规则,选取了歌曲播放量、收藏量、分享量以及歌手话题活跃度四个项目进行综合计算。

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皆能以流量进行量化,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也不例外,这让华语乐坛陷入沉睡的魔咒。

2010年港岛音乐力量式微,这主要来自造星运动的反噬,与张、刘、郭、黎四大天王的时代不同,90年代末崛起的港岛小生多受益于形象包装和宣传造势,可真要说出他们的经典作品已经很难。即使是郑尹健、陈惠琳,所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两三首主打歌曲。与此同时,宝岛乐坛、综艺也相继告别黄金时代。

这本是内地音乐借助互联网势力勃兴的时机,但数字音乐的碎片化再难创造出周董式的天王巨星,相反社交媒介的繁盛却衍生出一套造星机制。此时,恰好韩流侵袭过后,年轻一代的审美和偏好逐渐受到影响,外表俊美的新式偶像闯入他们的视野,所以平台、媒体、经纪公司及背后的资本,都把小鲜肉作为造星的对象。而音乐只不过是支撑起明星光环和人设的辅助工具,流量和数据则变成了强硬拉升其音乐造诣的必要手段。

港台音乐没落,但至少他们辉煌过,内地音乐还不曾崛起,就已然被舆论所抛弃。满腔热血的黄家驹曾痛恶港岛音乐的浮躁,说“港岛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而如果他看到现在的华语乐坛,恐怕更要失望了。不过还好,作为“老年人”,周方远亲身经历过诸神之战的年代,也有幸自己能生长在这样一个年代。反正他本人,对于那些流量明星是完全没有兴趣的,也根本理解不了粉丝的脑回路,当然了,粉丝经济他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