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在遗忘中生存(3 / 4)

反叛的大魔王 赵青杉 5548 字 2020-04-07

大家讨论的重点则是对方究竟是如何在一夜之间完成如此美丽又巨大的涂鸦的,很多人私心觉得学校不要处理这幅涂鸦就好了,因为实在太震撼了。

长雅的贴吧也被关于这幅画的帖子和留言刷屏了,有无聊的人把曾经出现在(9)班的粉笔画的照片发到了贴吧,并推测在教学楼墙壁上弄涂鸦的和在沈老师班级弄粉笔画的是同一个人,事情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学校的反应也很快,先是在挂了十多条条幅,把涂鸦给遮盖了起来,然后在课间操的时候,由校长吴磊当着全校师生的面通过广播发了通告,说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证据,希望如果这件事是本校的学生做的话,赶快自首还有的谈,如果明天还没有人承认是自己做的,就会报警处理。

这个在黑板上画粉笔画完全不一样,可以说是破坏公共财物了,像这种情节严重的不仅要赔偿,甚至还有可能坐牢。

成默对于这种威胁自然不会放在心上,他在乎的是沈老师的过去究竟发生过什么事情。

实际上精神类疾病绝大多数是幼年时家庭原因造成的,想要了解“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首先就要先了解“分裂”。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心理过程,“分裂”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心理过程,通过人们不同的想法和态度表现出来,变现为一系列的经验和症状。

通常,我们通过白日梦幻想自己成为另一个人或者使用自动驾驶模式开车回家等这样的方式温和地体验着分裂,也有些分裂则是通过遗忘表现出来的,还有些人分裂的感受可能更加强烈一些,但是绝大多数人并没有达到可以称之为“分裂性障碍”的地步。

但也有很多人有更加严重的症状,包括分裂成各种人格或者在大脑中产生不同的身份,这些通常是由于无法脱身或者过激的创伤经历引起的,他们的大脑本能地分裂成许多不同的人格。

这其中孩子是最容易产生这种症状的,他们通常会用分裂作为解决严重的身体和情绪痛苦的有效办法。

也就是说分裂障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生存技能,这是因为它可以让那些创伤性信息与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不产生连接,创伤性信息被保存在意识中心之外,远离他们当下的意识,直到这个人足够强大或者希望能够面对这些经历。

实际上绝打多数多重人格的诞生都是为了“自我保护”,好比成默这些天在看的《二十四个比利》,主人公比利就是自8岁起,多次被继父殴打、威胁,因此产生了严重的精神疾患。

比利在16岁第一次自杀未遂后,他的主人格就被其他人格保护起来,“沉睡”了七年。

父亲自杀,继父百般虐待,这让比利一方面迫切地渴望逃避这个世界,另一方面求生的本能又来安慰、保护自己,这两种力量纠结在一起,将比利撕成碎片,从而产生了多达24个人格。

他身体被轮番占领,当比利闭上眼睛,会有守护者里根出来击退施虐者,会有8岁的承受者戴维哭泣,女同性恋阿达拉娜、流氓菲利普、职业骗子凯文、小丑利伊、工作狂马克等人格。

分裂中的比利,显露出各具天赋的一面。其中的几个人格都有绘画的天赋,甚至能卖出不错的价钱。逃脱高手汤姆擅长风景油画,亚伦的铅笔画《克丽丝汀》颇见素描功底,亚伦与丹尼合作完成了《高贵的凯瑟琳》,神秘而又典雅。

《24个比利》这部多重人格分裂纪实小说,可谓是心理纪实的巅峰。在比利体内总共有24个人格存在,这些人格不仅在性格上,甚至连智商、年龄、国籍、语言、性别等方面也都不尽相同。

所以说人的内心或者说是灵魂真是深不见底又难以捉摸的东西,普通人大概很难想象出这种一个人分裂成24个人的状况

成默知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