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找钱去!(1 / 2)

回到民宿三楼,于旦抽出一张a4白纸,开始框框画画。

于旦边写边给陈自力讲解“你我二人的角色是制片人,我们的重头戏不在拍摄过程中,而在前期准备和后期运作上。

“制片人是个十项全能的苦力活,开拍前要找本子、找钱、搭班子;开拍中得盯进度、调解矛盾、控制成本;拍好后还得把片子卖出去,宣发推广参展一条龙。”

于旦在制片人下边画了三个分支导演,剧本,演员。

“剧本我们已经有了,导演呢,是整个剧组里最重要的‘工具人’,理想的导演要有艺术造诣还要经验老道,能激发剧本的亮点,把演员们放到合适位置再调教出彩。”

“至于演员,我们已经定下基调做个清贫的剧组,自然与大牌明星无缘了,可选性也就极为有限,索性把选角的权力下放给导演和编剧这些专业人士。”

“制片人的名头总是最醒目的写在电影开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导演再有才,演员再迷人,也需要制片人来搭建舞台。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不是颁给导演,而是颁给制片人,因为制片人才是从头到尾抗起整个电影的灵魂人物。”

陈自力听得连连点头,热切地问道“说白了导演和演员都是打工的,制片人才是说一不二的大ss对吧!”

于旦又在制片人上边画了个框,写上“出品人”三个字“从自己兜里掏钱投资的制片人才能硬气地说一不二,而我们是要掏别人兜里的钱投资,还是要考虑出品人感受的,给钱的金主大爷们统称为出品人。”

陈自力略微泄气“那制片人岂不是个夹在中间两头受气的倒霉蛋?”

”那倒也不是,制片人和出品人是双向选择的过程,我们现在好本子在手,不必卑微到什么妖魔鬼怪的钱都收。”于旦笑着安慰,“上等出品人的特质是钱多且事儿少,他们当然希冀自己真金白银的投入能获得理想回报,但也充分理解电影投资的多变性和风险性。更重要的是他们很理智,清楚自己不是专业人士也给不出多少专业建议,不会没事找事的瞎指挥。”

陈自力重重地点头“嗯,你这么说我就懂了,那咱们现在就干等缨姨回复吗,是不是该广撒网多找几方试试?”

于旦思索了下回答道“不急,我们先等等看,找自己家里人投资肯定好过外人,制约少变数也少,真捣鼓成功挣到钱了也算肥水不流外人田。”

系统的新手礼包里还有一次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霸道总裁式说服技能,实在找不到解决方案时可以用来作为保底选择。

上次对张笑笑使用我读书少,你不要骗我技能,妹子连想隆胸这种私密事都竹筒倒豆子般说出来了,可见系统的效力相当靠谱。

于旦看了眼时间,打开转账宝给丁墨的账号转账,金额九万元,备注“百分之三十定金”,输入密码,转账成功。

丁墨立刻发来信息“你老板看过本子了?合同都没签你们就给我打钱?”

“我老板特别满意,非嚷着要我立刻打钱,他怕丁大编剧您反悔,好女不愁嫁嘛!钱先收着,回头我联系您签合同,剩下那二十一万签好合同后就打给您。”

再怎么惜才的公司也不可能合同都不签就打钱,而且钱还是从于旦个人账号里打出去的。

于旦知道自己的话经不起推敲,但也懒得去想那么多了。之所以打九万块钱,是因为他卡里只剩九万六千多了,如果钱够的话他会直接把全款都打给丁墨。

满怀期待却又悬而未决,坐立不安甚至食不知味,这种焦虑等待的感觉对一个时日无多的人来说太过残忍。

………

“海怡你不急着回公司吧,陪阿姨吃顿午饭,咱们就上四楼的老半斋随便吃一口。”宋红缨把合同放进手袋里,喊服务生来买单。

霍海怡手中拿着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