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8.第1388章 秘书(2 / 3)

1627崛起南海 零点浪漫 4155 字 2020-11-19

他们这些没怎么见过市面,顶多就进过州府城中卖过菜的乡下人来说,海汉国已经是一个天堂一般的去处了。不少人的眼神都是闪闪发光,对于描述中那个美好国度充满了憧憬。

而在此过程中,刘尚也特地留意了刚才被马博点名过的几个人,这些人眼神游移,摇头晃脑,注意力根本就没在刘尚这里,正好符合苏峮曾经提到过的那些特征。

对刘尚来说这不是什么巧合,而是验证了他先前的一些猜测。这个移民营里有一些人并不指望移民去海汉生活,而恰巧他们与这个移民营的主管马博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联系。刘尚不知道他们真正的身份是什么,但如果是求生的难民,绝无可能对自己所描绘出的未来景象如此麻木。而且这些人并不善于在人群中隐藏自己,如果是真正的专业人士,就算对这番讲话不感兴趣,也绝不会表现出如此业余的反应。

这些人的存在,除了马博之外,民政部、安全部,以及马博在这里的顶头上司陈一鑫是否知情,这是刘尚接下来考虑到的问题。他才到马家庄第二天,对于这里的状况也不甚了解,甚至都不知道陈一鑫将自己调来这边的原因是否还有别的什么隐情。刘尚并不打算立即向陈一鑫或是其他人报告自己的发现,在没有明确的实证之前,这些人的存在其实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对方行事并不专业,刘尚相信自己继续观察就一定能得到更多的信息。

在距离移民营仅百丈的一间屋子里,陈一鑫也正在向自己的秘书过问移民营的事务“昨天从芝罘岛调过来的那名宣传干部,现在已经开始工作了吗?”

那名秘书微微躬身应道“回首长,刘尚今天上午去了移民营,据说是准备召开一次宣讲活动,或许这个时候已经开始了。”

为陈一鑫服务的秘书名叫曾晓文,年少时便在大明科举考中过秀才,算得上是移民中比较少见的高级知识分子。而他并非是那种抱着经史子集不放的穷酸文人,在投靠海汉之前,他曾在浙江某个县城里为某位知县当过三年师爷。如果不是那位知县突然在任上病逝,他或许还有机会再往更高的地方爬几步。像这样有一定才干和从政经验的文化人,正是海汉最愿花大力气招揽的对象。

正巧在曾晓文失业的当口上,海汉军打进了舟山,并且很快在宁波外海立足扎根,开始在浙江境内招募各色人等。那段时期海汉的招募告示贴满了宁波府各县,曾晓文注意到海汉人对有功名的大明文人给予了极其优厚的条件待遇,远远比他当师爷的收入要高。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曾晓文搭船去了舟山面试,然后便很顺利地被录取了。

当时对他进行终试的是军方高官钱天敦,面试结束之后便直接了当地问他是否愿意入籍海汉,搏一个富贵给后代造福。曾晓文去舟山的时候本来并没有这个打算,于是婉拒了钱天敦的邀请,但他没有料到钱天敦还另有大招,立刻开出了可观的价码邀他入伙。在移民补贴金加码到千两纹银之后,曾晓文终于抵挡不住诱惑,咬着牙答应了这个邀约,这笔钱对他来说绝非小数目,何况这还仅仅只是一次性的补贴,并非入职之后的正式收入。

很快曾晓文便被送去三亚,接受了为期三个月的文职工作培训,然后又再次回到浙江,成为了海汉驻军中的一名文职军官。钱天敦为他开出的高价当然不是白给的,曾晓文回到浙江之后,为海汉在当地的各种活动都了极大的帮助。特别是1634年海汉军方和安全部联手在杭州执行的斩首行动,熟悉浙江地方状况的曾晓文在策划阶段出了不少力,并在事后得到了国防部的嘉奖。

曾晓文同时也得到了一个新的职务,便是出任陈一鑫的专职秘书。这个职务其实与他过去在县衙里当师爷有诸多相似之处,说是重操旧业也不为过,只是换了一个海汉式的称呼而已。曾晓文就任之后便随陈一鑫北上山东,之后陈一鑫被指派负责民政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