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天下难事纷纷来(四)(3 / 4)

我在江湖做女侠 弓诚 165 字 2020-08-26

的一幕剧就是如此,正说着大汉朝一位将军,在边疆镇守十数年功成名就,却不能在父母前尽孝之事。

这一剧目演绎出来时,台下就早已经寂静无声,听到最后,更是鸦雀无声,而偏偏此时杨伊却坐在那里置若罔闻,竟是半点声音皆无。

皇后皇妃都是低声不语,回京朝拜的姜都督也只是望天不语,几名文武近臣却面面相觑,然后各自做好了准备……不是准备处置这些个胆大包天嘲讽陛下不孝不悌的伶人,而是准备随时出言劝谏。

原因很简单,这些民间戏来历自那些卑微之人,出门要饭时,口中多说些有趣的好听的,然后能多得一口吃的,出现以后,早已经形成了特有的文化氛围,这些伶人在宫廷里有个外号,唤做‘无过虫’,乃是说他们身份低微,不管如何讽刺都言之无罪的意思。

何况,他们又有几分是出自自身真意,还不是背后为他们书写篇目的那些人,杨伊自然是知晓这点的,何况她也不想担上残暴之名。

果然,杨伊思索许久,却是直接招手让那些伶人下台来见自己,语气并不是很重,而见此情形,左右上下也全都松了口气。

伶人过来,拱手行礼,束手而立……别看他们在台上胆大,但真到了皇帝身前,还是胆颤。

而杨伊当然是要严厉呵斥了“你们演的很不好,咋听起来固然有几分道理,但本身不过是小道,不足以流传成名篇的,想寻朕蹭名头也不是什么好主意,国朝之事朕从景耀六年便有定论,这事不是你们该说的!”

一众伶人顿时有些惶恐,准备请罪。

然而,未待他们开口,却见这此时杨伊居然继续喋喋不休起来“依着朕说,杂剧也好、说书也行,本质上是要讲故事,故事好、人物形象好、有内涵,才能真正传播开来;你们看《五虎将传》,虽然有些穿凿附会,不过故事却是天然而然,所以才能经久不衰,你们搞这些,固然要得从历史和生活中寻找灵感,但关键还是要将他艺术化、完善化、成品化才行。”

一番话下来,周围近臣、皇后皇妃,还有这些个伶人早已经听呆了,大略意思他们这些人却还是听懂了。

这是不管你们怎么说,就是不改了,拿出传唱天下的曲目,也不会改了。

故此,半晌之后,一位伶人此时小心翼翼说着“好让陛下知道,俺们这些院士虽然也都粗通文字,不过并无那些真正院士的那些本事,写不出什么好故事,若《五虎将传》这等名篇,也还是贵人写的,后来的学士们多有添增,吾等却是没这个本事的。”

“你们接下来要演什么?”杨伊蹙眉相对。

“正是《五虎将传》。”

杨伊闻言,也没了兴致“若是如此,朕便不看了,不过,皇后素来是个有才的,朕让她今晚上务必写出一个话本出来,明日送到院中,到时候排布好了,朕再来看。”

此言一出,这些伶人们登时大喜,都知道此节不会被计较了,而杨伊身侧的几位翰林却是齐齐苦脸,而今日随侍文武内侍诸多近臣也有些无力。

话说,皇帝借着皇后和后妃的名义可是写了不少乱七八糟的故事,比如这五虎将传,还有那什么西游记,楚汉演义,谁又不知?

而且,谁也都知道,那些事情对于一个天子而言终究不妥。

但是话再绕回来,不妥之余,皇帝也打了个掩护,给上下个面子,谁又何必为了这些事情跟皇帝多做口舌之争呢?

这又不是不敢杀人的皇帝,大汉就没有不敢杀人的皇帝,哪一个大汉皇帝不是杀得人头滚滚的,就是俗称老好人的刘禅,也杀得不少了。。

当今更是因为先皇之事,几次诛杀,情有可原的,还是发配边荒,若是为了利益的,那就发往矿中为奴,却是比死了还难受!

迎回刘禅,却也是不少人的心结,特别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