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突袭於夫罗(2 / 3)

里的干粮,马匹已经喂饱上了马衔扣,距离又比较远,倒也不用担心会被发现。

浑沮对伊左说道“根据我们事先商讨的计划,我们在黎明前发起攻击,现在要让士兵们抓紧休息。”

伊左点头同意,起身安排去了。命令下达以后,士兵们纷纷从马袋中取出薄毯,席地而卧,虽然有些寒冷,也还能抵御的住。

派出的斥候们不久以后也回来了,带来了确定的消息,来人的旗号是於夫罗的旗号,张府君的步军在进入白马坡以前就安营扎寨了。

斥候的消息让浑沮等人大为兴奋,这样一来面对的敌军就少了2000多人张扬步军,压力小了许多。

骑兵对步兵最大的优势是机动性。

武器的发展历史上,不仅是是坦克,所有技术兵种的武器发展无非都是在火力、机动性、防护性之间做出取舍。信息化可以简单的理解成机动性的延伸,当然这样说很不严谨,不过若是展开可以另外写一本书了,不在本书讨论范围之内。

回到骑兵对阵步兵的问题上,步兵对骑兵在机动性上有着先天劣势,为了有效对抗骑兵,就要强化火力和防护能力。采取的手段就是密集的阵型和厚重的防护以及依托阵地固守。

轻骑兵强行突击阵型严密火力强大的步兵,跟找死区别不大。而对轻骑兵来说,为了强化自己的优势,彻底放弃了防护,受制于马匹的体力和耐力,一般轻骑兵根本不披甲。所以轻骑兵对阵步兵时,都是选择敌人没有布阵时突击;若是敌军布阵完毕,就充分发挥自己的机动性,在敌阵外围反复进行远距离的弓箭打击,不停地消耗敌军体力,撕扯敌军阵型,一旦阵型开始散乱,就轮到突击骑兵大发神威了。

至于具装骑兵,成本相当高昂,远程机动能力要差,对马匹要求极高,尼萨马是具装骑兵相当优秀的原则。最重要是具装骑兵持续战斗能力不足,时间稍长马匹就会无法承受,所以一般具装骑兵都是在关键时间节点投入使用,凭借无坚不摧的冲击能力砸烂敌军阵型,为其他兵种创造条件。

栾提於夫罗的营寨燃起了篝火,士兵们轻松的围着篝火吃着晚饭,负责搜索的骑兵们在营寨周围散开,向周围搜索过去。

山顶上的密林里,士兵们紧张的听着坡下的草原上轰鸣而过的马蹄声,安抚着自己的战马。不久以后,马蹄声渐渐弱去,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人群中传出轻轻的说笑声,不时地加杂几声战马的响鼻声。

篝火渐渐地熄灭了,营地慢慢的静了下来,整个大地沉寂了下去。

午夜以后,树林里的骑兵们行动起来了。士兵收拾好装备武器,从弓筒里取出弓身装好弓弦挂在马鞍上的弓囊里,再一次喂了战马以后,牵着战马走出树林。

启明星已经升起,在东方的夜空中显得异常的明亮。星光下的原野上,骑兵们整队完毕,一声令下,独孤部的骑兵们催动着战马,慢慢的向於夫罗的营寨走去。华夏军的骑兵们手扶着长矛,跟随在独孤军的后方。

长长的队伍就像一条黑色的毒蛇,吐着信子向着目标迅速接近。距离营盘约三里地的地方,华夏军停了下来,而独孤军的骑兵开始加速,向着於夫罗大营疾走而去,马蹄声立刻清脆响亮起来,不一会儿,旷野中回荡起马蹄滚雷般的轰鸣声。

负责警戒的士兵们开始大声的高声喊叫,整个营寨躁动起来。随着密集的箭雨射入营寨,营寨中惨叫声顿时响了起来。

独孤骑兵围着营寨策马飞驰,手里的弓箭不停射出,几轮过后换上了火箭,营地中燃起了火光。营寨内乱成一团,惊慌失措的士兵们像是无头的苍蝇一样到到处乱窜,不时地有人惨叫的倒地不起,少数反应过来的士兵开始用弓箭反击。

华夏军看到火光升起,浑沮高举着长矛下达了进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