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为何不快些?(2 / 2)

的要做的就是在众多方案中挑选他认为最为合适的方案而已。

专业化程度越高的军队,各部门的分工越加明细,在华夏军同样如此,即使一个骑兵中队出去执行任务之前,都要做好行动方案,从任务目的到行军宿营,从后勤补给到接敌时的预案,事无巨细可谓无所不包。

如今,在华夏军中似乎谁都不可或缺,但又似乎谁可以被替代,并不因为某个人的变动而影响整体作战能力,古典军队的那种因一人出事而导致全军崩溃的现象,在华夏军这种近代军队面前,这种事绝对不可能发生。

至于凭借一个人的威望便想谋反作乱,在这种高度完善的机器面前,那简直就跟做梦一样,对付这种有异心的人都不需要去大动干戈,只需要一张简单的命令便可解决问题。

除非整个系统中一大帮人有了这种念头,在相互配合下才有作乱的可能,否则想都不要想。同样也是如此,要想让一大帮人同时反对长官,这种事情几乎不可能发生,所以在这种架构下的作乱,最多也就是宣泄一下不满,目的不过是想改变点什么而已。

完善的组织架构,才是古典军队与现代军队的最大区别。

而官兵们也越来越习惯于这种优势,所以从上到下的主观能动性越来越强,求战的欲望愈发的强烈,高级将领们的表现就如赵云等人一般,没有借口制造借口也要发动战争,而基层人员则是另外一种表现,逢敌必战正在成为华夏军的一个传统,敢于冒险已经成了在同僚们面前赢得尊重的最大砝码。

现在全军上下的感觉都差不多,现在天下的对手跟从前作乱的流民没有任何的区别,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抑或是刘焉之流,没有任何一个对手能够华夏军的全力一击。

正因为如此,许多人都对谢飞的迟缓感到疑惑,对他不紧不慢地前进步伐极为不解,眼前正是一个全歼张飞集团的机会,为何谢飞却要坚持去收编什么临淄骑兵,就不能将它一起消灭吗。

何况按照华夏军现在的能力,做到这一点并非不可能,先全力干掉临淄铁骑,再切断张飞等人的补给,步兵为主的张飞集团不撤退就饿死,一旦撤退根本跑不过骑兵为主的华夏军,必然会从撤退很快变成溃逃。

独孤雁就是这种疑问的代表人物,东方军在“除草机行动”遭遇的挫折她能够理解,接受过飞行训练的她深知飞行队那些人员培养的不易,为了他们的生命安全让曹操等人多活几天并不吃亏,可是因为临淄骑兵而放过张飞黄忠,这就让她真的理解不了了。

“夫君你还没有回答我,你为何不快点一统天下?早一点安定下来进行发展,不是更好的选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