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周平在这(1 / 4)

这些大佬级人物,果然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一个个手段花样齐出。人们总说人死如灯灭,可眼前这位西方教皇就连死后还不省油,死后残存的一口怨气,也诞生出灵智,妄图想着复活人间。

然后偷偷摸摸在黄泉路打造出这么一艘“诺亚方舟”。

“诺亚方舟”,周平倒是知道的。

远古时期,大约一万年前地球一次大规模冰河消融运动,引起全球性质的大洪水。

据说,距今最近的大约发生在1万年前的那场大灾难,持续了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毁灭了诸多早期文明——冰河剧烈消融导致的水量大增,使得河流,特别是大型河流,在上游甚至是源头,就发生流向、流量的明显超常规变化,一路下来,影响逐渐广泛、深刻、复杂;先民们苦心孤诣选定,甚至是流血拼命打来的“依山傍水”的“好地方”,恰成了洪涛肆虐的“最佳”去向……

面对这场洪水,西方和东方留下了不同的传说。

西方教皇依据上帝指示造诺亚方舟。

诺亚方舟的形状有如箱子一般。诺亚看来把动物和超过一年的粮食平均地安置在方舟上。纪录中,载了诺亚一家八口,以及各种飞禽走兽,不洁净动物雌雄各一对,洁净动物雌雄各七对,在洪水来临之时,大地全部被洪水淹没,只有诺亚方舟上的各种生物得以幸免,在洪水过后,诺亚方舟搁浅在了阿勒山上,最后,上帝以彩虹为立约的记号,不再因人的缘故诅咒大地,并使各种生物存留永不停息。

同时周平还知道,在西方通过诺亚方舟避难的同时东方世界也在面临着一场洪水大灾难的考验。

大禹治水的故事,国人耳熟能详,是讲禹的父亲“鲧”,受命治理水患,采取了“堵”的方法,结果是失败结局,鲧也因而“自死”。他的儿子禹,采取了“疏”的方法,经多年艰苦努力,终于成功——洪水退却的同时,被“驯服”成了可造福人类的样子。

这个故事,如果提炼“关键词”,可以有这么几个——治、堵、败、疏、成。

诺亚方舟的故事,同样提炼“关键词”,则会是——逃、淘汰、选择、拯救。

在这个故事里,人也好,万物生灵也好,面临灭顶之灾的“主打动作”是“逃离”,也可以说“逃避”;乘着“神”所赐予的“拯救”——那座方舟——逃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做选择和淘汰,在弘扬“悲悯”的同时,某种程度,其实也反映着“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

这故事,可以说挺形象地反映出了其所代表及延续出的文化的精神特质人对神的依赖、趋利避害的本性、悲悯的宗教精神与残酷的丛林法则的“共生”……

对比大禹治水的故事,很容易发现我们传统文化的诸多不同。

首先,面临灭顶之灾,我们的先民,没有选择逃避,而是要“治理”,也就是——抗争!

抗争,体现在几乎所有中国古老传说中。

这不是一家之言,甚至都不是这个古老东方民族的自说自话。据说,西方一些研究这些的学者,也发现了这个特点。

大禹治水、夸父逐日、后羿射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都在讲“抗争”,是人、人间的英雄、由人幻化成的意志化身,对大自然的抗争!对神的抗争!

这些传说,都在告诉全是世界——中华民族,古老的华夏族群,最富于抗争精神!而这种英勇的抗争精神,是由“人”来将其现实化体现的!

就是说,东方先民不依赖“神”的眷顾和“拯救”,自己靠自己!

不害怕灾害,甚至不畏惧神,我们会抗争,一直抗争,直至胜利!

大禹治水的故事,特别突出地表达着抗争精神和“靠自己”的精神——

面对滔天洪水,我们选择抗争,选择与其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