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血溅凌波楼(加更一)(1 / 2)

端午。沃南河的北岸凌波楼。

凌波楼之所以称为凌波,是因为沿着河岸百米有余的楼阁,都是探到河面上去的,在楼上俯视河面,有如踏波而行。

百米左右的楼阁用长廊相连,每隔一段设楼梯,通到楼上,共有三层,端午时越是高层的雅间售价越是昂贵,即便这样也是人满为患。

今年也是一样,没有因为灾年就俭省,何况江中府因为齐大老爷洞察清明,又因为齐大小姐宅心仁厚,并没有像别处那样受灾严重。

一大早凌波楼的伙计们便忙碌起来,各府定位的号牌挂在门上,方便接引,号牌上还应节气围着艾蒿,桌椅案席一应器物擦得明亮,只待客人们进来掏出大把银子。

杜府和沈府的马车到来时,凌波楼前停车的地方已经十分拥挤,琉璃过去扶了杜姨娘,杜姨娘却快走几步搀住父亲,沈流星并沈浏阳跟在后面,陆潇迎了沈润卿,杜胤城同冯焕章一起,只是冯焕章身后,还跟随着梳着妇人头的紫晴。

一大家子好不热闹。

楼梯下小二满面笑容弓身接着,引领上三层。

走到二层时,正要转弯继续上楼,杜姨娘却脚步一顿,琉璃顺着她目光看过去,竟是沈义平站在二楼一间雅间门前,神色复杂地看着杜姨娘。

后面的人也都看见了沈义平,琉璃面色冷淡,仿佛没看见有人站在那里,扶着杜姨娘向前走,杜姨娘看着沈义平欲言又止,终是叹口气,转身踏上楼梯。

后面沈润卿负在身后的手紧了紧,无言走过去,沈流星和沈浏阳都轻唤一声“二哥”,沈义平没有说什么,点点头,转身进了雅间。

三楼的雅间果然很宽敞,分隔出净房卧房以供更衣休息,大堂里临窗设了两席,已经摆上瓜果点心肉干,还有艾团和彩粽,罐子里是新鲜的糖水,另有一瓮雄黄酒。

琉璃请大家随意,进门时她已经问过小二,穆家的姑娘和公子们就在隔壁房里,琉璃找个时机会请穆二姑娘出来叙话。

能见到父亲杜姨娘很高兴,父女俩聊得开心,在老父亲面前仿佛又变成了小姑娘,活泼俏皮。

沈流星不停东张西望,看向门外,惹得沈润卿用眼神警告她,她总算规矩些。

比起沈流星,沈浏阳沉静许多,她明显憔悴瘦削了,脸上特意施了厚厚的脂粉,仍是掩盖不住眼下青影,没有什么表情地看着窗外,远处蜿蜒的河流上白帆隐隐。

赛龙舟的船队都在河边排列,年青汉子打着赤膊,手中握桨分列船舷两边,头上绑了各色绸带以便于区分,船头置大鼓,只待一声号令,领头人就会击鼓带领船只疾驰而出。

河边上看热闹的游人摩肩接踵,许多小贩高声叫卖,引得孩童们驻足不肯离开,姑娘们盛装打扮,看见俊秀的小伙子羞涩低头。

自然也有人不是为了热闹,一个身材瘦削穿着灰布衣裤的妇人,此时头上蒙着盖了大半张脸的布巾,臂上挎着一只竹篮走到凌波楼的楼梯前。

小二拦住问她做什么。

“小二哥,小妇人是醉春坊指派来送酒的,说好务必亲手交到李准李大公子的手里,还要烦请小二哥带路。”

妇人声音有些沙哑,眉目低垂。

小二哪有时间送她,向上一指,“就在那间,你自己过去吧。”

妇人顺着小二手指抬头看,点头谢过迈步上楼。

就在妇人身后,一个目光有些呆滞的年青男子走过来,询问沈同知家定了哪一间,小二知道说的是三小姐定的,以为是一起的客人,便指给他看,听到有人唤小二,急忙答应着小跑过去。

男子一步一步迈上楼梯。

妇人与从雅间走出来的沈义平擦肩而过,站在雅间门前请门前伺候的小二唤李准李大公子出来,有东西亲手交给她。

与此同时沈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