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角色到手(2 / 3)

销?”

面对这种选择,曹禺只能无可奈何的接受了这个系统的制裁,也只能往演员方向发展了。

好在曹禺对于当演员这个事情也不是多么抗拒,甚至有些喜欢。

曹禺从小就开始进行一些表演模仿,但曹禺不敢和自己父母说自己想当演员,因为曹禺父母和大多数的华国普通父母一样,还是认为孩子上学高考才是正途,这一点上辈子和父母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曹禺,那是清楚的很。

所以曹禺选择走迂回路线,说出自己的愿望是出国留学。

而前面也说了,曹禺小时候父亲赚钱还是挺厉害的,家里有这个基础让曹禺提出这个条件。

曹父一听自己儿子这么有上进心,因为曹禺太小,也怕曹禺是三分钟热度,所以当时没答应。

而每年曹禺都提出这个要求后,时间一长,曹父看到曹禺不是三分钟热度,就把曹禺给送到外国了。

至于送到哪,也是曹禺自己的选择——英国。

曹禺之所以选择英国,就是为自己未来的演绎事业做铺垫。

曹禺知道自己的这个系统,显然是需要以出演票房好的电影赚取票房点,然后通过票房点使用气质模拟,来让自己演出的角色更吸引人,让电影票房更高,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所以曹禺迫切需要出演票房高的电影。

而曹禺有着未来的记忆,所以他明白,2010年之前的华国电影票房潜力,那都是没法和外国相提并论的。

也就是到了2010年之后,华国电影的票房才每年逐步提高的。

而曹禺重生的时间是84年,曹禺能参与电影拍摄的时间,大概要到两千年左右,这个时间距离2010之后的华国电影票房大爆发,还有十年的时间啊!

再加上华国电影圈,那叫一个混乱,不是说国外电影圈不混乱,国外也混乱,但是国外的电影圈经历了很长的历程,有了一定的秩序,人家再混乱,也有一个章程,有适合新人发展的地方。

而华国电影圈处于一个起步状态,才刚刚上道而已,非常不适合新人发展。

所以曹禺在打算当演员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出道目标定在了国外,并且根据自己重生的记忆,把目光定在了英国。

因为他知道在他能够演戏的时候,英国刚好有一个后世知名的电影系列开始海选演员。

如果他能够搭上这班车,那就是一炮成名了,甚至能够凭借着这个角色换来的经历,登陆好莱坞,如果谋划的好的话,曹禺觉得自己甚至可以在好莱坞站稳脚跟。

这可是在好莱坞站稳脚跟啊!多少华国明星连登陆好莱坞都做不到啊!

曹禺的记忆里能在好莱坞站稳脚跟的华国明星,也就三个人,李小龙,大哥成,功夫皇帝联结李。

曹禺觉得自己靠着先知先觉的优势,大概率能够通过英国为跳板登陆好莱坞。

有了计划,那就一步步的按照计划走就是了,曹禺上完小学十二岁,就到英国读书了,只不过年龄太小,曹母跟着一起去的。

上了两年学,曹父如同前世一样做生意赔钱了,而曹禺在国外表现的又很好,了解了英国留学制度的曹母,也就和很多在英国留学的中国父母一样,把曹禺给寄养在一户英国本土人的家里,曹母就回国陪曹父共渡难关。

曹母回去后,曹禺马上不再忍耐,开始涉足演员这个行业了。

曹禺先是报考了英国的一家地位和国内三大影视学院差不多的影视学校——伦敦大学国王学院。

并且曹禺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还考上了,能够考上一方面是曹禺文化课还不错,毕竟他是一个成年人的灵魂,另一方面就是英国这边的文化残留。

在英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