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破坏联合,安抚流寇(3 / 5)

明末夺天下 湘中大将 7533 字 2020-04-13

内重新寻找走私的商人和话事人。

不过这也不难,有不少人都知道八大家往东北走私,所以,八大家被捕后,不少大商人派人到张家口等待女真人的消息。

而刘元昭开始对国内部队进行改革,军队分成了两类,卫戍部队和野战部队。

卫戍部队主要是守卫城池,一般是在野战部队出征时,才会启用,平常都是在训练,训练强度不高,装备也比不上野战部队,都是以燧发枪和轻火炮为主。

卫戍部队归于武装部统领,武装部部长赵友维,两个副部长李威海,周同济,以及一个参谋部。

参谋部负责武装部对于卫戍部队的人员情况,平时训练计划,装备情况等等。

野战部队由军部管理,军部直属领袖是皇帝,也就是刘元昭,其余两个副部长为刘振奋和刘进宏。下设参谋团,总参谋李进喜。

刘元昭暂定野战部队数量为十二万,其中蒙番骑兵为三万,蒙古骑兵两万,番族骑兵一万。另外九万为车步骑炮营。

其中炮营有六个,战车营四个,骑兵营四个,步兵营十二个。

野战部队集中在云中城附近,卫戍部队少则两三百,多则一营兵马。共计十余万人。

还有一支人数为两万二的皇家禁卫军。其中有特种营一个,两个炮兵营,一个骑兵营,两个步兵营和一个战车营。

此时算是刘元昭爆兵到二十多万,但是精锐却是十四万多。

刘元昭进行改革,一个是为了应对北方的威胁。

沙俄从16世纪开始向西伯利亚扩张,一路征服了鄂毕河流域、叶尼塞河流域,并最终到达勒拿河流域,1632年在勒拿河岸边建立了雅库茨克督军府。

二是为了以后的发展,等如今国土面积就是四五百万平方公里,刘元昭不可能把精锐部队分散,所以需要把卫戍部队与野战部队分离开来。

军部和武装部都是皇帝直接管理,武官不必向文官负责,直接向皇帝负责,而且皇帝也是军事学院的校长。

以文御武是不可取的,文武并重才是正道。

话说明朝内部的流寇,作为自王嘉胤死后成为新大佬的紫金梁王自用在崇祯六年五月份的时候病死了。

这时候三十六营几乎为一盘散沙,然而这时候有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那就是“曹操”罗汝才。

罗汝才不是一个普通的流寇头领,他在三十六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明末流贼的核心人物并不是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而是绰号曹操的罗汝才。

〔水浒传〕对明末的社会影响力很大,柳敬亭说武松天下闻名,形成了“造反有理”的社会氛围。

明末的学者李贽,对于官逼民反是抱着赞赏态度的,引起了权贵们的愤怒。御用文人们对李贽进行口诛笔伐,但并没有起到改善社会的作用,下层社会是不读那些文字的。

社会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时,就总体爆发了,兴起了流贼。

延安是革命老区,自然环境使之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山中到处都是贼寇,也就是革命的基本力量。

贼寇们都有江湖绰号,罗汝才号称“曹操”,很有谋略。

十三家联合作战就是罗汝才的主张,流贼们模仿梁山好汉,高迎祥统领三十六路天罡,张献忠统领七十二路地煞。

罗汝才善于调和各部之间的关系,所以谁都愿意与之合作。打下城池之后,子女财物大家平分,盗亦有道。清廉的官员一律不碰,打的就是贪官,这就是罗汝才的江湖道义。

有一位首领替人报仇,攻下了城池,杀了清廉官员一家,气得罗汝才将该首领五马分尸。

通常一个县只有百守军,流贼动辄数十万之众,官军是守不住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