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偏师米仓道,激战牛脑壳(2 / 3)

第二天上午,庞德也带领着三万人马赶到了,张任留守南安的兵马,并没有起到阻敌的作用。张任从南安出发没多久,庞德就发现了,随后,庞德连夜攻城,守军支持不住,很光棍地开城投降了。

庞德的到来,使围困张任的人马增加到了九万多人,而张任此时仅剩不到两万人马。

王嵩再次派人招降,依旧被张任拒绝。

张任不甘失败,又带兵冲突了几次,无奈兵力相差悬殊,又有壕沟阻滞,每次都被王嵩手下诸将给堵了回去。

此时张任手下将士已经不足一万人,面对十倍于己的强敌,已是突围无望,士气低落,若王嵩此时进攻,全歼张任只是反手之间的事情。

王嵩并没有下令进攻,而是只带着赵云一人来到山下,对着张任喊话道“师兄,虽然你对师父有些抱怨,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当初师父对你的父亲只是误伤,师父将你养大成人,传你一身本事,就是在为自己的失误而赎罪啊。如今师父已经八十多岁,身体越来越差,能活过今年就已经不错了,你就不想去见师父最后一面吗?”

张任在山上闻言,想起童渊养育自己的住事,也是泪如雨下。

王嵩又道“我知道刘焉与你有恩,你想护着他的儿子刘璋,可是凭你一人之力,你做得到吗?

那刘璋就是一堵扶不起的烂泥坎!你要是投降,我可以答应你,在擒获刘璋之后,让他去长安做一富家翁,享一世富贵。你若是不投降,我抓了刘璋之后,必灭其族!”

张任大声回应道“此话当真?”

王嵩道“我王高山何许人也,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张声大声道“好,我便答应你,不过,投降之前,让我再试一下两位师弟的武艺!”说罢,骑马挺枪,驰下山来。

王嵩对着赵云笑道“你先上,适可而止,不要伤了他。”

赵云会意,上前与张任大战一百多回合,赵云稍胜一筹。之后,王嵩让张任休息两个时辰,再与王嵩切蹉,战了五十回合,张任便被王嵩逼得长枪脱手落地。

张任输得心服口服,索性拜了王嵩为主公,然后下令全军下山,向王嵩投降。

王嵩大喜过望,拜张任为节义将军,暂领汉中太守之职,仍旧带领本部军队。而原本的汉中太守赵云,则被内定为未来的益州军团主帅。

之所以这样安排,王嵩是考虑到张任在巴蜀的影响力太大,担心将来尾大不掉,在这个四面险塞的地方割据一方。

而赵云则不一样,跟随王嵩十几年,忠诚度是得到了检验的。

张任投降之后,王嵩十万大军进逼江阳城下,守将李铁在张任的劝说下开城投降。如此一来,进攻江州的障碍全部被打通,与刘璋之间最后的决战也即将拉开大幕。

再说当初王嵩派出两路人马入蜀,一路是赵云走金牛道为主攻,另一路华雄、张绣走米仓道为辅攻。

赵云在金牛道连番大战之时,华雄等人在米仓道也没有闲着。

若论山川险固,米仓道与金牛道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金牛道之险,在剑门关,而米仓道之险,却在整个全程五百多里的险峻的山路。

汉中盆地与巴蜀之间,有大巴山脉横阻。大巴山脉中的一段,名叫米仓山。穿越米仓山的道路,被称为米仓道。

米仓山为大巴山中的一段,危峰林立,层峦叠嶂,山坡陡峻,攀登艰难。唐代学者贾耽称“兴元府之南,路通巴州,中有孤云山,行者必三日始达于岭”。《太平广记》引《玉堂闲话》记“兴元之南有大竹路,通于巴州。其路则深豁峭岩,扪萝摸石,一上三日而达于山顶。行人止宿,则以絚蔓系腰,萦树而寝。不然,则坠于深涧,若沉黄泉也”,“其绝顶谓之孤云、两角。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