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佳人有约(1 / 4)

宋医 沐轶 4360 字 2021-02-01

杜文浩接着说道“气血津液为人体之基础,三者有阴阳之分,互为母子,相互影响。但三者却有主从之别,血、津液的生化与运行全依赖气的推送,《黄帝内经》云‘阳化气,阴成形。’气之源为阳,有本医书这样些‘阳盛则手少阴主令于上,而癸水亦成温泉;阴盛则足少阴司气于下,而丁火遂为寒灰。以丁火虽司气化,而制胜之权终在癸水。’这就说的更明白了,高屋建瓴地提出重视先天心肾与后天脾胃这对母子之间的辨证关系。”

“啥是辩证?”皇太后终于问道。

“这个,一时半会说不清,你可以简单理解为阴阳转换。”

“好吧,你接着说。”

“癸水欲温,赖命门火潜于其中,机体只有命门火旺,下浴于肾水之中,方能化气以周行全身。百病之作,率由土湿;命门火旺,癸水温,相火不上窜僭越,则君火明。火能生土,则土不湿,土得阳尤如大地回春,草木方可生长发荣。又有医书这样说‘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盖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木乙。’‘肝木即肾水之温升者也……肾水温升而化木者、绕已土之左旋也,是以脾为生血之本。’”

皇太后苦笑“你说的这些医书上的句子,我听都没听过。”

杜文浩笑道“医书太多了,哪能看得完。我接着说哈——脾主生血,肝主疏泄,肝主筋,土湿则脾失健运,气血化源不足,木郁肝失温升,则疏泄不及,故气血失畅,筋脉失养而成痹。肝体阴而用阳、肝主升主动的疏泄功能源于肝得命火之温阴,肝属木,以草木作比,其发荣全靠生生之阳。水中含阳方可生木。若阳定则肝寒,在自然界则草木凋萎,在人体则失于温升而部矣。”

杜文浩见皇太后已经整个人都蒙了,不由暗笑,你不是喜欢听我说行医的故事吗,这次让你听到吐。

他接着说道“当归四逆汤见《伤寒论》厥阴篇,治‘手足殷寒,脉细欲绝者’。本案以附子为君,伍肉桂扶阳抑阴,合吴菜莫当归四逆汤散寒通脉,再佐以行气祛风除湿之品,因为患者身体素健,就诊及时,是以取效迅速。‘阳生阴长’,故患者很快经水复出,且排出暗色血块,此为离照当空,阴霾自散使然。”

皇太后长舒一口气“终于说完了……”

“还没呢,还要说说其中的鸡血藤,不少医家认为大剂离血藤更能发挥养血舒筋、疏通血脉之功效,故学以致用。此外,方中配有麻黄,为我读《本经》心得,书载‘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若只将麻黄当作发汗平喘之品,有失先贤之深意。《索问·四气调神大论》云‘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中藏经》云‘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阴宜常损,阳宜常益,顺阳者生,顺阴者灭。”纵观本案,患者反此则为病,医者遵此而使患者康复,正所谓先贤之言诚不虚也。”

杜文浩发现皇太后眼睛都直了,显然早已经走神得一塌糊涂,这才微笑打住。

半晌,皇太后没听到声音,才望向杜文浩“说完了?”

“嗯!如果太后还想听,我还可以说下去。无非是背书而已……”

“不不,今天可以了,还有事呢。我……我还要去开会呢。”

杜文浩问“你去开会,那我做什么?”

“你去三衙看看吧,我会差人来传唤你的,我想跟你商量事情呢。”

杜文浩觉得这个主意好,自己现在是三衙的最高指挥官,自己的衙门那当然是要去瞧瞧的。

杜文浩乘轿离开皇宫的路上,一直在暗自得意,自己只靠抚摸和亲吻,便让皇太后如醉如痴,一方面对自己的“本事”自鸣得意,另一方面又有些同情可怜皇太后起来,这说明皇太后这些年是过得怎样枯寂的日子。

杜文浩不清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