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第二十章(1 / 3)

赵青昭听的全神贯注,不时低下头,记记笔记。今日讲的内容较多,赵青昭将重点规整了一下,还有三页多。赵青昭吹了吹纸上的墨迹,等它干透之后,再仔仔细细的夹在笔记本里。

“今日的内容就讲到这里,今日的作业便是写杂文,题目为“中庸鲜久”也不必着急,旬假后交来即可。”说到这里,赵汀起身拿着一本书放在赵青昭桌上“这是卷集,多看看有好处。”

赵青昭接过,点头应是。

书房赵青昭翻开卷集,仔细读了几篇后。觉得获益不小,他也没着急,紧紧地抓住脑海里一闪而过的灵感,抽丝剥茧的分析着。过来约么一盏茶,赵青昭也理清了思路。提笔记下了心得。

写完后,也差不多到了饭点,赵青昭索性出门在院子里闲逛,现在正值四月,院子里春暖花开,花团锦簇,倒是美丽的很。赵青昭躺在软塌上,感受着微微的清风昏昏欲睡。

风若刚走过来,赵青昭就知道了,他微微的睁开了眼问道“何是?”

“公子晚饭好了,现在可要用。”

赵青昭点点头向客厅走了过去。赵青昭擦了擦手,将帕子放下,才上桌吃饭。此时丫鬟婆子正在上菜,是三菜一汤,上好了就利落的退了出去。赵青昭先盛了碗汤,是奶白奶白的鲫鱼汤。赵青昭拿起羮勺,一口一口的喝光了,才开始吃饭。

饭后赵青昭看着宣纸上题目,认真的思索了起来。“中庸鲜久”是赵汀从“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里截搭的。意思倒是简单,就是说中庸是最高的德行。但人们很少能做到,这种状况已经很久了。赵青昭终结了一下杂文也就相当现代的应用文。

在看了看历届院试案首的杂文,他得出了结论,杂文就得写的简明扼要才行。于是赵青昭打算来个开门见山提笔写道“子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沁英院,孙如玉听了丫鬟们的回话,露出了一个大大的笑容,对着赵长松道“原先我还道景哥儿不好学,谁知竟是用错了方法,还是昭哥儿贴心。”赵长松挑了挑眉“此话怎讲?”孙如玉闻言,好不得意的将事情告诉了赵长松。 “都说女儿贴心,看来这话也不尽然”

赵长松失笑“知道你儿子最贴心的,快收敛收敛,这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孙如玉不以为意似笑非笑的打量赵长松“你这是羡慕昭哥儿和我感情好呢。”

“是是是,夫人说的都对。我要的东西可找到了。”

说到这个话题,孙如玉明显的没了兴致。低低的抱怨道“这才回家多久啊,又要走,昭哥儿还小呢。这么长途跋涉的,身体怎能受的了。”

“我的小姑奶奶,这话可别让人听去了,我父亲必是为了昭哥儿的前途着想。”

孙如玉撇了撇嘴,倒是没在提起这话头。问“你们什么时候出发?”

“再过半月就得走了,不然怕是赶不及月姐儿大喜呢。”

翌日,练武场

赵青昭刚到就见到那里有个小孩子在扎马步了,定眼一看,可不就是他那傻弟弟吗?赵青昭勾了勾唇,脑子是个好东西,只可惜……赵景行小朋友,今日这顿打,且免不了了。

如今,孙如玉捏住了赵景行的软肋,这傻弟弟怕是蹦跶不了多久了。希望他可以多读点书,好歹弥补一下先天不足,增加点智商。

赵青昭做了一下准备运动,就开始打养身拳。打完后,冯涛也过来了“你上一招已经练得差不多了,今天教你这式,来跟着我一起练。对,对,就这样。”冯涛伸手抬了抬赵青昭手臂“这招的最后一个动作是防卫,你得这样,用你的骨头去挡才能挡住……”

不知不觉,日升月落之间,赵青昭便要前往乐陵了。

下午,怡然院。

赵青昭正在看书,就听到风若回话“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