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第二十九章(1 / 3)

赵长松头一天晚上就派人去占位子了,毕竟人一府之人实在是太多,每年都有因迟到而折戟的。好位子的竞争十分的激烈啊!

寅时(3点到5点)赵青昭起来了,洗漱之后,就去大堂和赵文微、赵鹤之汇合赶往贡院了。他们到达时,刚刚卯时,时间还算早。赵青昭掀起门帘,往外望了望,真是人山人海啊!此时马车已经停了下来,前面人多马车过不去,赵青昭等人索性就下了马车。

赵青昭拍了拍赵长松的手,道“父亲,早点回去吧,如今天寒地冻的可别着了凉。”

“昭哥儿你且放宽心,我这么大个人,难道还照顾不好自己,倒是你,若是身体不舒服,也别强撑。”

赵青昭点点头“儿子省的”

赵青昭跟着人群往前涌动,还好前两次的考试经历,让他摸出来了一些规律。很快就找到了考场,赵青昭拿出号牌仔细对了对,确认无误后,就走了进去。他这次运气还不错,号房离厕所很远。

这次考试跟县试府试不同,是要整天呆在考场的,前两场下午倒是能回家,最后一场还得在贡院里过个夜,所以位置还是比较重要的。

赵青昭仔细的擦了擦桌子板凳了,余下的倒是没管了,反正他中午是不打算在这里睡觉的。天寒地冻的,既没有炭火也没有被子,怕是会着凉。

收拾好了,赵青昭就开始闭目养神了,静待考试了。

辰时,关贡院,发试卷。

赵青昭拿到试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检查,看看有没有模糊或者损坏得地方,确认好了,才放下试卷开始审题。

这场考的是贴经。他大概浏览了下题目,就放下了考卷,转身从篮子里拿出了墨锭和砚台。赵青昭挽了挽袖子,用早先准备好的布条系住了手腕,之后往砚台里加了些清水,开始磨墨。边磨墨边思考。如今天冷,墨锭很虽然很难化开,但却很容易冻住,赵青昭下定决心,速战速决。

梳理了好一会,再三确定没有纰漏后,赵青昭便准备开始答题。他看着竹篮中的三只羊毫顿了一下。随即伸手取出了,自己常用的那只羊毫。

今天上午的考题既有简单的也有复杂的,考的不止有四书五经还有释义。总的来说算中等难度。

第一道题是出自《尚书》的《康浩》截的是前半段“若有疾,惟民其毕弃咎”

……………

最后一道出自《春秋》释义《左传》考的是“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

一个小时候赵青昭就做完了,仔细检查了一番,确认无误后,就把试卷仔细的收了起来,放在了身旁的篮子里。目的是防火防脏。

赵青昭再转身时,墨水也差不多快冻住了。赵青昭索性没动它,拿出一个木盒子盖住,放在一边就没管了。收拾完后,赵青昭松了口气。瞅了瞅天色,离交卷还有半个时辰。院试不同以往,不能提前交卷,得统一收卷。

于是赵青昭果断的出手,把恭牌推了出去。中午人那么多,还是不要和他们挤了。

解决完生理问题后,赵青昭在号房里就开始在号房活动了起来。号房是用小木板搭起来的,十分的不隔音。赵青昭虽不是什么好人,但也不会故意打扰别人。就拉拉筋,伸伸懒腰,促进一下血液循环。

待身体都差不多暖和了之后,赵青昭拿出了盒子里的药膏,细细的抹在了手上,这是他自制的防冻疮药膏。

巳时,更声一响,就有士兵来有条不紊的收卷。一刻钟后,确保试卷都收好了,才能开锁,赵青昭拿着自己早就准备好的篮子走了出来。看见号房上锁之后才离去。是的,中午也不能随意进出号房,以防作弊。

赵青昭,随着人流一起到了贡院前面的空地,按照之前和赵文微他们的约定来到了枯树旁,不多时,赵鹤之和赵文微也到了。

赵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