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把我给愁死了(1 / 2)

翎儿见主人点头,便说道“好吧,就继续满足问题主人的求知欲吧……其实呢,信力之上的境界已经非常玄妙了,很难用一个概念去表达,正如你们东方文化在描述最极致境界时,怎么说来着?”

“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禅的味道,是吧?”

“是呀,就是禅味,很香香的!如果强行用语言表达的话,就是信力达到极纯极微之后,玄之又玄,回归到与元神力中的元力结合的境界。

其状态和效果,大概相当于你们西方文化中的原力吧。

而所谓原力,就是偏向于外界物质世界的本原之力,如果从东方文化中“内因外缘”的层面上来看,原力又可称之为缘力。

此外,内因的作用又可以描述为心力,原力继续与心力结合,就产生了更高境界的原心力。

原心原心,上原下心,合起来就是一个愿字,即你们佛教文化中所说的愿力,大慈大悲的愿力又可以称为佛力,是最高境界的力,再往其上,就没有其上了。”

“妙!实在是妙!这信力,玄之又玄之后,就与元力发生关系?这元力、原力、缘力、愿力,听起来确实很有玄机,而且还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把东西方文化结合起来理解……”

说到这里,张昊忽然脑洞大开“那你说,这个原力,是不是就是我们现代科学中所说的万有引力效应呢?”

“万有引力?这个,翎儿就有些不好说了。不过细想一下,原力又叫缘力,万事万物皆有缘。此外,我认为原和缘的本义,又是与圆相通的,或者这其中的内在联系,与玄学意义上的“圆通”境界是相通的。

而所谓的“圆通”,说白了,就是弯弯曲曲绕绕的,某种曲径通幽的过程和状态,而万有引力效应的本质,也是因为空间的弯曲属性决定的。

所以,原力和缘力,或者说圆通之力,还确实与万有引力效应长得挺像的,咯咯……”

翎儿似乎开着玩笑的分析,却令张昊觉得其中大有玄机,只是万有引力这个题目的纵深面太过广大,一时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如果抛开万有引力效应不谈,单单只从玄学的角度来分析的话,他倒是有了一条明晰的思路。

“嗯,主人我有一种想法,这些什么意念力、精神力、元神力、信力、原力、愿力,甚至圆通之力,等等形而上的力,一切原本都是因心而生,所以这些个力可以统称为心力。

例如我们常用词语中的心力交瘁、心有余而力不足、有心无力等等,当然这个心力从广义上来理解,或者叫意识力,似乎显得要更正规一些。

那么,这种意识力,通过人为的修炼,就会具有强大的意识能动性,一旦通过修炼达到最高境界,这各种力的概念都不存在任何区别了,全部都圆通无碍,言出法随,心想事成。

只有较低境界层次的人,才会用这些不同层次的概念加以区分,或者说,是为了激励修行人不断进步,更上层楼,最终达到巅峰的一种方法策略。这也大概就是所谓的方便法门,所谓的渐修吧?

而真正有慧根的人,很容易通过禅宗的顿悟,瞬间进入到最高境界,只不过在顿悟之后,还是要回归现实生活中渐修。

两者的区别就是,前者先渐后顿,后者先顿后渐,是吧?”

“哎呀!主人说得好有道理耶,翎儿也深有同感,看来还是主人更厉害一些!”翎儿一脸谄媚地拍着主人的马匹。

“少来!不过,主人以前还有些问题不太明白,就是“有心无力”和“有气无力”在词义上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心与气有何区别?或者说心与气本无区别,只是心偏阴,气偏阳而已。

另外,力与心,以及力与气的区别和联系又是什么?这力呀,气呀,心呀,又与物理学中的场有没有关联?另外还有,灵气、灵力,或者说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