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不适合埋伏之地(1 / 2)

明末霸主 杨辉讲师 2699 字 2021-11-13

朱子敬和飞虎军众人就这样等着,他们的影子被阳光拉得长长的,快要投射进大海里去了。

朱子敬觉得有些寒冷,正想是不是要回到营帐中去。

终于,地皮微微颤抖起来。

有人喊了一声:“来了!”

只见一个小山包后面涌来一大群人,他们衣衫褴褛,特别是裤腿被撕成丝状,大多数人都是打着赤脚,只有少数人还在脚背上绑着残留的一点草根,那是草鞋被磨烂散架最后一点痕迹。

这群人没有时间去看自己的脚下如何,只是拼命地朝奔跑。

细心的人可以看到,他们赤脚踏过的冰雪地上留下一道道带着血丝的足印,可见这一赤脚跋涉的艰难。

终于,第一个人冲过了那条线,一头倒在地上,但还在大叫:“我来了,我段阿大不是只想要这五两银子,我是愿意跟着朱大人走”

其实段阿大不是安丘的难民,他是从兖州出来的难民,他自愿协助飞虎军到安丘拯救更多的难民,今天,他一直冲在最前面,带着难民们狂奔至此。

在段阿大身后,有了第二个难民冲过了那条线,接着是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后面越来越多的人涌过了这条线。

朱子敬看着这些疲惫的人们,终于微笑起来,下令:“立即分发奖励,并请他们好好地餐饱一顿,然后登船出海。”

飞虎军早就在此地埋锅做饭,香喷喷的米饭加马肉,让难民们的胃口大开,当然也有人什么都吃不下的,跑到海边之后,便一头躺在雪地上,要好好的酣睡一会儿

韩固堂率步兵赶着大车帮助那些实在走不动的难民急匆匆而来,但发现原地只有一个连的飞虎军骑兵在等着他,朱子敬已经率领骑兵主力立即出动,朝海州方向疾驰而去了。

按照后世的眼光,从诸城到海州的距离并不远,开车在高速公路上走两三个小时怎么都到了,如果有高铁,也就是半个小时的事情。

但是这个时代就算是骑兵一人配备两马却也要走上两天时间。

飞虎军两个骑兵团已经休息了整整一天时间,正是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步兵护卫着难民到了海边后,立即启程南下。

夜路并不好走,就算打起火把,行走的速度也就是一个时辰十几里二十里左右而已,走到了天亮,才走出了不到一百里的路。

其实,这个速度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神速了。

天亮后朱子敬命令继续加速前进,由于视线良好,速度大大加快。

除了在队伍前方的尖兵和侧翼的哨骑外,很多队伍中的人,伏在马背上都睡着了,一路上的队伍走得稀稀拉拉的非常不严整。

但朱子敬也不干预这种情况,因为如果休息好了,精力充足了,才好迎接后面或许会非常激烈的战斗,

走到中午时分,听到西北方向传来密集的火铳爆响声。

这是飞虎军非常熟悉的火铳爆响声音,一听就知道,肯定是自己的战友在与敌人进行着激烈战斗。

朱子敬命令行军队伍立即停下来,准备战斗,并向西北方向派出多批哨骑警戒和侦察情况。

不一会儿,几骑哨骑飞驰而来,向朱子敬禀报说前面是王一炮率领的步兵在接到海州告急文书后,便率步兵回师海州,但却被一支清军缠上了。

目前,已经查明,这支清军是两个甲喇的满洲八旗,带着八千余汉军旗,全是骑兵,在朱子敬率部挺进安丘之后,便上来监视飞虎军,但也不敢太过靠近,只是在飞虎军撤退时,便冲了上来死死缠住。

王一炮率领的飞虎军七千余步兵,虽然缴获清军的马匹有数千匹,但有战斗力的骑兵只有数百人,面对一万一千多全是骑兵的清军,自保尚可,但要打败对方并追击上去就非常困难了。

海州告急,不得不救,王一炮只能率兵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