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柄国者吏胥(1 / 3)

明末霸主 杨辉讲师 2973 字 2021-11-13

海光明看着朱子敬严肃的神色,略有些紧张,但他的目的就是要向朱子敬推荐自己的想法,既然这个机会就在面前,便毫不犹豫地说:“大人,历代朝廷开科取士,一般是进士、举人方可任职为九品十八级文官,至于什么童生、秀才就很难获得朝廷重用,但是,很多朝廷命官的文章做得好,却缺乏做实事的能力,很多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常常因此耽误大事。很多官僚的背后其实是有一大批勤恳的胥吏,而做实事的胥吏有做实事的经验和能力,却永无出头之日!大人,此可通过考取胥吏的方式,让所有人都在胥吏的职位上锻炼,考察其能力,若有能力者则可提拔进入九品十八级的行列中,然后慢慢提升至朝堂上的高位。”

朱子敬来自后世,虽然不是专业的研究人员,但那个时代的信息非常发达,他当然知道,一千多年的历朝理代科举考试取士,为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千年之下,也是积弊不少。

人们往往将官和吏放在一起,认为官吏是一体的,但其实,自隋代以下,官和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各地的官员都在通过科举考试的进士翰林中选取,由朝廷任命。而吏则是不入流的人员,没有编制,没有正式的身份,由官员聘用,其身份与平民百姓没什么区别。吏员其实只是官府中的杂务人员,与衙门中一般的衙差、捕快、狱卒、更夫之类相比,只是工种不同罢了。

吏员中虽然有些人被尊称为师爷,其实地位很低,待遇更是差到连武将的亲兵都不如,更糟糕的是还经常领不到养家糊口的薪水。更要命的是,历代朝廷还有一条几乎千古不变的规定,就是胥吏不能考取进士,这彻底断掉了吏员的上升之路了。

不过吏员的地位虽然低,由于天天在进行实际的具体执行工作,往往能力很是干练,也涌现了很多杰出人物。而通过科举进士出身的官员们,一般都不屑于处理繁琐啰嗦的具体事务,导致实操能力越来越低下,到了最后只好将具体事务扔给吏员去处理,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了。

这就使得,在处理具体事务时,高高在上的官员成了外行,吏员变成了专家。外行领导内行,内行为了自己的利益,时不时故意做一些小动作以维护自己的利益,小动作还罢了,如果在一些生死攸关的大事上糊弄官员,那就麻烦大了。吏员的地位在具体事务中非常重要,但他们却永远没有出头之日,在自己利益没有得到照顾的情况下,便会经常坏了大事。因此,顾炎武在总结明朝灭亡的经验时,痛苦地说“百官者虚名,而柄国者吏胥也”。而清末的郭嵩焘在总结清朝灭亡的时候,也说“与胥吏共天下”。

朱子敬其实也感受到了这些问题,但最迫切的是飞虎军的生存问题,他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来处理,此时海光明提出来了,正合他的心意,但是他还是不动声色地对海光明嘲讽道:“你先后三次为吏,你这哪里是为天下计,你只是为你自己和你那些的胥吏同僚好处筹划吧?”

海光明却面不改色地说:“大人,正是海某担当吏员之位,方深刻体会到吏员之苦,体会到吏是天下的基石,海某确实有为自己计的想法,但这也更是为天下计。请问,谁人不是为自己计,并为天下计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吏员事情不解决,迟早会耽误天下的大事。”

朱子敬还是微微摇摇头,“好吧,我不追究你为自己谋,但你的意思是说通过类似科举考试的方式来招考吏员,以后就所有的官员都从吏员做起,这岂不是要我和飞虎军将要得罪全天下的读书人?你熟读史书,应当知道商鞅是被车裂而死的,王安石也是要搞改革,但却被人骂得狗血淋头,大明朝的张江陵推行一条鞭法,也被人骂得不轻,历代要搞一些新东西的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的,你提出革新鼎固是非同小可的大事!你可知道其中分量?”

“大人,您早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