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那当然是想来做官了(2 / 2)

趣吗?”

大山挠了挠头,嘀咕道。

“对啊!朕不但对你的家乡感兴趣,而且对大秦帝国任何一个地方都很感兴趣。能跟朕说说你们家乡吗?”

嬴政没有丝毫架子,宛如一个仁慈的长者,与后生晚辈闲谈。

满朝文武,一个个看的差点惊掉了下巴。

不少人与陛下工事数十载,谁何曾见过陛下有这般和蔼慈祥的一面?

“既然陛下想听,那草民当然乐意说了。”

“我们丰裕乡那可是块风水宝地啊!春暖花开之日,花草盛开,树叶绿意盎然,美不胜收。”

“特别是我们那里的粟子,不但收成好,更是吃的香。”

“如今陛下推行新政,邻里乡亲可感激陛下了。家家户户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永业田,日子也是过的一天比一天好。”

“就是读书嘛!好像除了乡老,里正就我一个识字的。大家都忙着开荒种地,对书都不怎么感兴趣。”

大山好像打开了话匣子一般,滔滔不绝的说了一堆。

嬴政似乎听得津津有味,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

心中却有些沉重,看来新政推行任道重远啊!

一个乡除了乡吏,就出了这么一个识字的。

窥一斑而知全豹,由此可见整个大秦帝国平民百姓的内心,只关注种地开荒,读书识字,对他们而言并不重要。

新政必须推行,而且要始终如一的贯彻下去。

学府也一样要推广,让天下的官吏去给这些百姓们普及读书改变命运的道理。

恩科的弊端,嬴政很清楚,但凡事有利皆有弊。

只要利大于弊,那便值得去推行。

愚昧无知不利于帝国长远发展,只有人人如龙,大秦帝国才能繁荣昌盛。

开启民智,大秦帝国方能走的更远。

自己不是无所不能的神,不可能面面俱到。

皇帝有皇帝的担当,臣子有臣子的指责,工匠有工匠的作用,商人自有商人的生存之道。

这世间芸芸众生,皆有各自的使命,而自己的担当,就是让他们各司其职,各尽所能,为大秦帝国添砖垒瓦。

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你为什么会千里迢迢,想到来咸阳会试啊?”

嬴政撇开杂念,对着大山问道。

“陛下,那当然是想来做官了。”

大山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那你又为何想要做官呢?”

嬴政疑问道。

“做官威风啊!住很大的庭院,娶很多漂亮的婆娘,生一大堆小娃娃。”

大山脸上露出憧憬之色道。

听到大山的话,大殿之中的百官纷纷变色,一个个低着头,不再是一副看戏的样子。

“都听到了?”

嬴政看了一眼低着头的文武群臣,然后再次看着大山道“那你想当个什么官啊?”

“陛下……你真要封草民做官啊?”

大山露出震惊之色,狐疑道。

“你先说说,你想做多大的官啊?”

嬴政并没有给他一个准确答复,而是笑着问道。

“这个……”

“丞相草民肯定是做不了啦!”

大山嘿嘿一笑,十分有自知之明道。

“哈!哈!哈!”

嬴政笑了起来,也被这大山给逗笑了,乐的不行……

〔第五章,还有二章,继续求打赏,求推荐票,兄弟姐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