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建立军工线(2 / 2)

人,就算是明代科学界的第一大佬徐光启,也是没有任何办法。

唯有朱舜可以破解当前这个局面。

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最大区别在于,农业社会依仗的是人力,工业社会依仗的物力。

作为农业社会的大明王朝,无论是铸造鸟铳,还是甲胄武器,都十分依赖匠人的手艺是好是坏。

工业社会就不一样了。

朱舜懒的和这帮子老油条废话,给了小匠们甜枣了,就要给他们大棒了“你们全部跟我过来,谁敢不来,现在立刻滚蛋。”

朱舜只要还是掌厂,就有权利让任何一名小匠滚蛋,小匠们担心丢了自己的饭碗,赶紧跟了过去。

来到永定河河岸边,除了摆放水力钻床的棚子,还有三排大棚子。

朱舜挑选最先跟过来的三十个小匠,来到了摆放水力钻床的棚子,拿起一根铁棍,开始教他们使用水力钻床“你们谁的产量最高,以后谁就是这条线的匠头了。”

年轻人的学习能力比起老年人快多了,水力钻床又不是很复杂,很容易就上手了。

只用了半天功夫,三十名小匠基本上都学会了水力钻床的使用,接下来四百多名小匠们见证了奇迹般的一幕。

不需要冷骨,不需要敲打,不需要焊接,水力钻床就钻出了一段枪管。

其他人也不能闲着,分别被朱舜带到了另外三个棚子“你们负责枪托的打造,谁的产量最多,谁以后就是这条线的匠头。”

“你们负责打造火帘片、轮机主弹簧、击发锤这些零部件,砧板旁边竖着的木板上有图纸和精度要求,同样是谁的产量最多,谁就是这条线的匠头。”

朱舜敢夸下海口说交付一千支鸟铳,也不怕手艺精湛的老匠头们,撂挑子不干了。

关键就在于工业社会的两大优势,量产,廉价,量产大大降低了物品制造对于人的依赖。

朱舜把滑膛燧发枪的制造,一共是分成了四条线,第一条线负责制造枪管,第二条线负责制造枪托,第三条线负责制造零部件。

最后全部汇总到第四条线,负责把前三条线制造的枪管、枪托、零部件,组装起来。

这样一来,每个小匠只需要掌握自己那条线所要铸造的东西,无需像以前那样,要能熟练掌握鸟铳制造的每一个步骤。

大大降低了一名合格匠人的培养时间,以前需要几十年才能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匠人,现在都不用几年,几个月就能熟练的上手了。

王恭厂的小匠们最少都干了年了,有着一定的经验基础,只需要两三天就能轻松上手。

朱舜看着永定河河岸边的四条线,看着热火朝天卖力干活的小匠们,心里出现了一股极大的成就感。

大明的第一条兵工线,建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