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七孔玉刀(1 / 2)

天下珍玩 九年尘 2240 字 2021-05-16

嗯?唐易一听,还有一件?

“说实话,这一对瓶子我还有点儿谱儿,不然我也不敢拍回来,让你看就是帮忙加一道保险。但是,没看的这一件儿,我还真是一点儿都吃不准!”呼风说着,弯腰打开了一侧的柜子。

唐易心想,这小子东西还真不少啊。

呼风拿出来的,是一个长方形的木匣,长约六七十厘米,宽约十厘米。你说要是装刀剑吧,小了一些;要是装扇子吧,又大了一些。呼风倒是一点儿没停顿,直接打开了匣盖。

原来是一把玉刀!自然就要比正常刀剑小一些。

这把玉刀呈现深绿偏青的颜色,长约六十厘米,宽约九厘米,很薄,最厚的地方也没有超过半厘米。说是玉刀,其实就是个长条形的玉片子。唯一有点儿工艺的地方,就是刀背上,有四组雷纹纹饰,还有并排横向的七个孔洞。

七孔玉刀!

唐易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立即又拿起了那本拍卖图册,在排在最后的几样拍品里,找出了这七孔玉刀的图片。上面的英文名称翻译过来竟然是玉石刑具。

唐易心里暗骂了一声。在发现了八宝贲巴瓶的图片后,因为其他的拍品乱七八糟,所以这拍卖图册的最后几页他只是草草翻了翻,再加上这七孔玉刀的排版位置不佳,是以竟然没有过多注意。

现在看来,这把七孔玉刀是呼风从这个拍卖会上一并拍回来的。

“玉石刑具······你说这拍卖会的主办方,从哪里看出来这是刑具?”唐易皱了皱眉,对呼风说道。

“中原省出土的那把七孔玉刀,华夏这边也有专家说是刑具。”呼风告诉唐易,这把玉刀因为很便宜,他顺手就拍了下来。起拍价五百英镑,最后拍下来的价格连带手续费,一共才花了不到八百英镑。

“要真的是夏朝的七孔玉刀,那就赚了。即便是件仿品,也损失不了几个钱,这玉石材料还能值几个钱哪!”呼风拿起了玉刀,“说实话,玉器让我看战汉以后的还行,这高古玉,我实在是吃不准。这玉刀和八宝贲巴瓶不一样,纯粹是我私人拿下的,要是你帮着看明白了,出手后分你一半的利。”

唐易笑了笑,不置可否,拿起玉刀仔细看了起来。

七孔玉刀这个称呼,出现的时间不过四十年而已。

四十年前,在中原省的中西部一处遗址,出土了一把夏朝的七孔玉刀,墨绿色,形制和这把差不多,背部钻有七孔,刀刃处磨制得十分锋利,刀身两面也有一些简单的纹饰。

七孔玉刀出土后,对于其用途,学界一直没有统一的观点,有人认为是礼器,象征权力和地位,因为刀身两面有纹饰。

还有人认为是武器,因为刀刃很锋利,并进而推断那七个孔是绑绳子用的。

另外,还有一种刑具的观点,就像英国那个小拍卖会图册上的观点一样。为什么会有刑具这种观点呢?因为当年出土的那把七孔玉刀上,有一些黄色的沁,有人认为这是血液长期渗透的结果。

同时,大部分专家对武器的观点持驳斥态度,因为玉质毕竟偏脆,当做武器太容易损坏了,而且没法修复。

但是呼风拍回来的这把七孔玉刀上,虽然明显是出土的东西,整体有风化膜,也有深浅不一的土沁,却没有类似的黄色沁。

“看来,你不看真?”唐易把刀放回了木匣,不过并未盖上盖子。

“从玉质,土沁,形制,打磨痕迹来看,应该是高古玉,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呼风摇了摇头,拿出来一把卷尺递给唐易,“这七个玉孔居然是等距的!我拍的时候没太在意,回来才发现。所以这怎么可能是夏朝的?”

呼风说的,的确算是一个问题。一般认为,在夏朝这样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年代,做到打孔大致等距就不错了,要做到细致等距,那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