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临安(1 / 2)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靖康之难后,高宗皇帝迁都杭州,这水光山色冠绝江南的人间天堂就成了南宋新都,于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士子农商,在以屈辱换得苟安之下,大修楼堂馆所,建明堂,修太庙,,宫殿楼观一时兴起,达官显宦、富商大贾也相继经营宅邸,壮大杭州这帝王之居,并大肆歌舞享乐,沉迷于奢侈糜烂的纸醉金迷之中。

有心念靖康之耻者,将这里称之为‘临时苟安之所’,久而久之,临安之名传遍天下。

这是杨易第一次进入临安城,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街上熙来攘往的人华衣锦服,车如流水马如龙,好一个繁华盛景,上一世杨易曾见过大明朝治下的京城,平心而论,单就繁华程度而言,大明京城比不上临安,但临安城内却处处弥漫着一种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垂暮之气。

杨易跟在白玉蟾身后进了临安城之后径直沿御街经和宁门入宫,一路上亭台楼阁无数,更有许多园林点缀其间。

沿途经过许多道皇宫守卫的检查,师徒两人顺利进入皇宫,白玉蟾为皇帝讲道的地方是太乙宫,此宫建于绍兴十二年,主要是皇帝听经闻道之所。

在一个太监的带领下,白玉蟾和杨易两人来到一间古色古香、气势恢宏的大殿之前。

一看到两人的身影,站在殿门外的一个年老太监躬身轻声道“陛下,紫虚明道真人和其徒弟已经来了。”

“哦?紫虚真人已经到了?快请进来!”

老太监微微躬身向白玉蟾行了一礼,又瞥了杨易一眼后转身推开了殿门,白玉蟾给杨易行了个眼色,后者连忙收摄心神,紧跟着白玉蟾缓步走了进去。

大殿之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三座巨大的三清雕塑,供龛上面香、花、灯、斋、钱、衣、水、果和茶等九宝俱全俱全,下首的蒲团上端坐着一个身穿赭黄色衫袍,头戴皂纱折上巾,腰盘通犀金玉环带,年约四十岁许的中年人,正是当今南宋皇帝赵扩。

“贫道白玉蟾见过官家!”

“杨易见过官家!”

赵扩发出一声爽朗的笑容,起身来到白玉蟾和杨易两人身前,双手虚抬笑道“哈哈哈……真人无需多礼,这位想必就是未来的紫阳派掌教吧?快快请起!”

杨易跟着师父白玉蟾起身,虚步一让侍立于一侧,而赵扩却牵着白玉蟾的手臂坐到蒲团之上“朕请真人来这里的意思想必真人已经清楚了,不知这科仪大典什么时候可以开始?”

白玉蟾微微躬身道“贫道自来时已卜算过,三日之后正是吉时!”

“好!科仪大典就定在三日后的坛庙举行,大典所需真人可以列出一个章程来,朕让人去准备。”

“谨遵官家之令!”

杨易站在一旁看着两人的对话,却发现这位皇帝的眉宇间总有一股愁绪凝结不散,好似有什么心事难以启齿一般,心里不由地好笑,这位宁宗皇帝早早地就在这太乙宫中等候,想来为的绝不仅仅是为岳元帅举办施食科仪大典吧?

白玉蟾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不过赵扩不开口他却也不会主动去问,为人臣子,皇帝想要告诉你的自然会告诉你,不想告诉你的问了就是麻烦。

仿佛是下定了决心一般,赵扩瞟了一眼杨易,白玉蟾会意地说道“杨易,你且先出去殿外等候。”

赵扩摆了摆手道“小真人不用出去,说起来这件事还与小真人有关。”

与我有关?

杨易顿时一愣,不过他却并没有说话,而是躬身立在一侧听赵扩娓娓道来。

“朕继位已有六年,后宫皇后和诸位美人前后生有九子一女,可是十个子女却先后幼年夭折,我赵氏皇族自太祖绵延至今二百余年,先后有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