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也在乎战马,当我只要在第一时间让弓箭手动手,相信没有他发动惊马闯阵的机会。可我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叫停了弓箭手……”
“唉!观音婢,他是高敖曹弟子,偏偏高敖曹活在现在要有百多岁,高敖曹又是原东魏的大将军。”
“父亲让人调查他,让我暂时稳住他,不冷不热的留着他……这一点,我惭愧。至今没有让他跟军伍接触。”
“若不是反馈回来的信息证明他就是许央,也确实受高敖曹教导,并且还有高家子陪伴游历天下。父亲这才接纳他。”
“心有愧疚呀!你今日一说,倒是让我明白了对他的感觉。明日吧,明日该带他去看看队伍了……”
李渊招募的军卒都集中在城外,由刘弘基和长孙顺德带领。
许央没想到得到李家的接纳和认可后,表现自家人的行为就这样接踵而来了。
许央一直就是个理智的人,一旦有了决断,就只会为这个决断为行为准则。
当李世民见到许央时,许央没有任何不妥的情绪。
“二哥,小弟需要准备什么?”
“倒不必准备什么。一旦真要起事,兄弟可能需要带兵,总不能出现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情况。”
“招募的武卒,有大隋的逃兵,有难民,有游侠,有逃犯,五花八门,鱼目混杂。还是需要熟悉的,只有熟悉战力,才能有的放矢。”
“所谓悍卒,最起码得做到遇险不惧,遇强不怯,胜之不燥,败而不馁。上次在雀鼠谷你也看到了,都是混事打顺风战的。”
“这些所谓的武卒,唯有经过大战留下的,才算是真正的悍卒。”
李世民所说的,许央还是能理解。
这个时代的战争,个人的勇武还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从将帅到军卒,都是如此。
到达军营,李世民带着许央正要向帅帐走去,那执勤的军卒却喊道“二公子,刘将军他们都不在帅帐,在校场。”
这是在训练?就是许央也觉得刘弘基和长孙顺德挺负责。
“别指望他们练兵,训练是有,就是打群架,章法谈不上,倒是没让这些人废了。”
李世民口中带着明显的对长孙顺德和刘弘基的不屑。
也是,两人都是因父荫得官,还是很底层的小勋卫之类。在杨广征伐高丽用兵之时,长孙顺德是隐匿在太原,躲过远征高丽的差事。
而刘弘基更是在途中逃跑,并结交盗匪游侠,以盗马贩卖为生。两人没经历过阵仗,更谈不上练兵和指挥作战了。
只是,目前的情况,李渊也只能如此。
许央和李世民走进校场,校场里倒是热火朝天,一群犹如闲汉的军卒里三圈外三圈的围着,不知道里面发生怎样的热闹。
一个个热情高涨,嘶吼声连天,鼓劲加油声络绎不绝。
看到李世民走近,倒是让开了仅仅可以通过两人的通道,这些人的眼睛还是舍不得离开校场中央······原来是校场里正在比斗。
许央和李世民,带着许田、许江也站在人群中观看。
只是,这里面的情形,说是比斗,倒不如说是打王八拳。完全是街头斗殴的打法。
许央嘴角不由的抽抽······这也算是比斗?
想了想,也就释然了。都是军卒,王八拳能打出气势来也算有可战之勇了。这时代,不管是学问还是练武,都需要有一定的家底,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遇到名师教导的。
能练出三脚猫的身手,那也算是有武技底子了。
看着比斗没意思,许央的眼神就到处瞟,却见那刘文静跟长孙顺德、刘弘基在一起,看的滋滋有味。
许央碰了一下李世民,指了指他们三人站立的地方。然后,四人就走过去了。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