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北岸之战(1 / 3)

陛下何故造反 竹杖翁 3227 字 2022-03-30

假如被徐州军看出霍飞勇是虚张声势,那他们同样不需要处处防守,还是会集中兵力,威慑着霍飞勇的大军不敢靠近。

好在这时候,霍飞勇得到了水军的强力支援。

本来霍飞勇有心直接“北伐”,从庐江出发,直接往东北方向进攻,打破敌军防线,威胁下邳核心之地。

但是项阳半途给他调整了战略,向北进攻不如直取广陵郡!

项阳的理由有三。

其一,大凉军已经越来越掌控到了大江的水上控制权,大江就是他们最大的助力,岂能白白错失这么好的机会。

只要战机出现,大凉水军将可以从大江之上直接提供支援。

其二,往北方进攻太过于深入了。

别看广陵郡的守军现在乖得像小鸡儿似的,但是只要霍飞勇的大军经过,而后方又无法持续给广陵军压力,反应过来的广陵军会毫不犹豫地掐断他们的退路,那时大凉军将进退失措,稍有不慎就是全军覆没的下场。

虽然大凉军的策略一向是高风险高收益,不过此战完全没有必要冒太大的风险。

荆州已经可以守得很稳固,项阳也从来没有想着靠这一万多的兵力直接攻下整个徐州。

假如将来他们发展到带上足够的火炮,就连初级火枪也能改进到正常完成射击准头达成标准,那还差不多。

其三,项阳现在的最主要的目标,从来都不是灭掉袁氏夺取整个徐州。

就如他之前对着所有将领所说,中原之地固然重要,但那只是大凉时代的传统观念,他之所以南下荆州,然后继续往东进攻,是为了先夺取一处出海口!

出海口对于大凉军的重要性,远远高过半个徐州。

项阳虽然花费了极大的精力才帮着易秋娴的大军击败扬州军,又撤回到了柴桑,但作为全军统帅,他的目光也同时在盯着大江以北,帮助霍飞勇想办法击败徐州军。

他想到了,双方对于霍飞勇出兵的目标认知,有所差异,而且是根本差异!

他们的目标是夺取出海口,但在袁立的心中呢?

他和袁家的高层,都是大凉时代的枭雄。他们的观念都是符合大凉时代的一般想法。

大凉军的进攻,落在袁家眼中,必定是以为他们会北上直取下邳!

项阳大胆判断,徐州军的主力集中在靠北的方向,严密提防从庐江到下邳的所有通道。

那么,广陵的防守,只怕不会有太多的兵力。

项阳希望能利用到,徐州军刚刚遭受重创,来不及补充兵力,又被其他诸侯虎视眈眈地逼着的时机。

霍飞勇接到项阳的军令,立即从暗转明,开始对广陵郡的重镇兰城展开猛攻。

兰城是个临江城池,所以它的商业比较发达,人口也多,然而城防却没有太过坚固。

之前徐州大战时,这里的城防受损严重,而袁家也不舍得对它进行大修。

霍飞勇没有付出太大的代价,在一天之内就把兰城攻克下来。

这时,广陵与北方的守军甚至还没有得到消息。

而霍飞勇一击得手,花费了一天时间,又继续发起进攻。

他们的攻势虽猛,但是大凉军的进攻路线与大体兵力却暴露出来,袁家当然不能错失这个机会。

他们生怕霍飞勇的大军再次转移方向,没有留守在城中等待他们的进攻,而是主动汇聚出兵力想要在野外与大凉军决战,将之歼灭。

不过之前徐州军的主力集中在北方,短时间内无法南下支援,他们能调用的只有广陵郡的四万大军。

这些兵力显得少了点儿,但是大凉军的兵力比他们还不如呢,而且广陵军可以先行设伏,算起来主动权依然是掌握在他们手中。

袁礼还是多长了个心眼儿的,从战力对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