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南线大捷(1 / 3)

陛下何故造反 竹杖翁 3217 字 2022-05-02

项阳与易秋娴从来没有想过,在扬州之境进行大规模的兵力调动之时,能长时间地瞒过徐凌风的耳目。

但是现在扬州民心可用,又靠着探马封闭了敌军直接的军情来源,使得他们有机会抢一个时间差。

项阳直接下令,南部军队明面上摆出快速北返,与主力会合的样子。

扬州军确实是吃了亏的,但是当他们发现大凉军无意在南方继续作战,而是快速北返之时,会产生很多联想。

其中最可能的判断就是,大凉军或许已经消耗光了所带的炸药物资,既无法用于作战,也来不及布置更多的陷阱。

仅仅靠猜测,或许还不能让敌军上钩,项阳更倚仗着对于敌方将领心理的拿捏。

之前敌军冒然抢攻就已经表现出了急于建功,以及弥补之前败仗过失的心理。

第二次败仗之后,他们的损失更大,更加难以面对徐凌风的责难,只要看到有重新建功的机会,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易秋娴对于项阳的猜测也颇为认同,不过她还是问道:“即使如此,陛下也不能绝对保证敌军会上钩吧?假如他们真的因为两次败仗认输出局,我们岂不是白忙这一趟?”

项阳大笑:“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的损失无非就是耽误了些时间,大不了真的把南下军队接回大营。”

“不过,我们之后还会继续策划这种分兵行动,不断地袭扰敌军,引诱敌军分兵,只要次数多了,不同的主将总有人会忍不住上当的,这个就叫做概率之下的必然。”

易秋娴也忍不住失笑。

原想陛下是不是还有更加隐蔽的情报来源,或者后招可以引诱敌军,没想到就是最简单的“广撒网”。

不过,项阳的策略也能说明,现在大凉军的用兵是多么轻松。因为正面没有受到扬州军的压力,他们想怎么分兵都行,想跟对方耗多长时间也没问题,有的是机会试错。

而且他们的运气也非常不错。探马来报,敌军所有万人队都动了!

看到大凉军“北逃”,扬州军果然是坐不住了,快速地跟进。

不过他们还是有几分谨慎的,此次参与追击行动的并不是合为一军的那两支万人队,而是所有的军队。

目前扬州军的三支大军分别为合军之后的一万五千人以及两支万人队,他们将其中两军合而为一,共两万五千大军为先,后面还有一万大军远远跟着,既保障后路,又可以作为紧急之时的接应军队。

如此安排,假如只是面对大凉军的南下部队,确实能称得上万无一失,纵然不得胜也不至于遭到失败。

可惜,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要面对的会是什么。

与此同时,徐凌风终于从各种情报中发现有异常,大凉军似乎有一支规模惊人的军队,分水陆两路同时南下了。

他立即就想到了自己分兵出去的那四支万人队。

虽然以他们四万人的兵力,纵然遇到紧急敌情也足可支撑很长时间,但他依然不敢冒险。

假如那四万大军出现意外,那他能调动的兵力就更少了。

到了那时,他难道不成要带着十万大军全都退守在建邺城,任由大凉军在外面抢占本属于他的地盘?

徐凌风立即派出使者,快马南下,希望早点儿通知南下的军队,小心行事,千万不要中了大凉军的伏击。

徐凌风的警惕心不错,但他还是比不过项阳的算计,就是这一点时间差,却被大凉军利用到了极致。

南方的三万多扬州军还没有及时收到徐凌风的警告,就已经跟大凉军遭遇上了。

冲在最前面进行追击的两万五千大军,早就发现他们与大凉军的距离越拉越近。直到此时,大凉军似乎才惊觉他们被追击了,开始狼狈地加速。

到了这一步,扬州军岂能善罢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