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班师回朝,楚王!(1 / 4)

最近的神域可是热闹得很,大量野神涌入,各个角落都有好奇的野神在游览参观。

他们中间大都是被镇压被臣服的益南野神,是在神庭的强权压迫下才加入神域,本来野神们可能会以为美好的生活自此远去,谁知道加入神域后发现,似乎在这里会更好?

神域是以神道规则体系为主,作为神灵,他们是神域当之无愧的特权阶层,能享受益南那等未开发之地根本享受不到的优握生活。

繁华的中央神城,浩荡千里的唯一神河,耸入云霄无比庞大的神阳山,以及神域的每一处微末之地,都是神灵最舒适的环境。

被镇压等被逼融入神域生活的野神们,需要完成一定的任务获取足够的贡献后,才能正式加入神庭,成为里面的神官或者神兵神将。

而少数“心慕王化”主动投降的野神,则是直接加入神庭为官,得赐神道符召,从此拥有正统神道传承。

如有两位长期坚持行正道的善神,这次就被陈尧拔为七品红敕神官,这是益南诸野神想了一辈子的红敕之位。

神道传承,晋升,困扰了他们无数年的问题,在神庭却最容易解决。

如今的神庭依然还处于创业期,空出的神位数不胜数,只要跟随主神的步伐,未来就算是金敕也能期待一二。

想明白这点的野神们不再排斥,而是将自己视为神界的一员,开始为神庭的发展着想。

为此,大量野神接受神庭的任务,下到益南四郡,安抚自己曾经的信徒。

自家崇拜供奉了几代的神灵都说加入楚国,那西南夷还有什么理由去反抗。

众多亲楚派头人被选出来,到锦官城朝见李隆,李隆设宴接见以示亲近,并赐予土司官印。

这里李隆并没有说土司是世袭罔替,只是说表现好,可以考虑其后代继承土司官位。

有神灵庇佑,强权在握,楚国朝廷对于益南后续的掌控还是有信心的,只要几代人,便能逐步实行改土归流。

之后李隆又派人带着这些头人好好的在锦官城游玩,吃喝玩乐一条龙服务,由朝廷买单。

繁华的锦官城让这些头人们恋栈不去,最后苦苦恳求李隆能每年赐予几天入朝觐见的机会,以示他们的忠心。

大量西南夷土人走出山林,在楚国官吏的指导下建城聚住,让他们学习夏地风俗文化,接受楚国官府管理。

愿意迁往益南四郡的夏人还是太少,楚国的政令暂时不能出城池以外,这时土司头人们的作用就很大了。

兵戈渐息,楚国体制在蜀地初步建立,李隆有意班师回朝。

兴平九年六月二十日,李隆檄调管宗入蜀,任命他为第一任益州巡抚,专管民事。

借此机会,李隆增设了中央之下的州级官衙,共设有三司,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

承宣布政使专管一州的财赋和人事,提刑按察使专管刑名,至于都指挥使比较特殊,负责统管益州驻军,不受巡抚管辖。

但巡抚衙门设有标兵,三千到五千人不等,平常的军事调动,也用不着益州驻军出动。

天下尚未太平,管宗这个巡抚的权力也就比州牧差点,可以说是如今楚国权势最盛的臣子。

李隆选择他,不仅是因为管宗忠心资格老,更是因为管宗的民事能力,有他巡抚益州,李隆才放心。

这次变动的不止有地方官制,还有军制,李隆将楚国军队正式划为四类。

一类为禁军,是之前正兵里面选拔出来的精锐,平时就驻扎在国都附近。

禁军员额为二十万人,是镇压全国的威慑性力量,可以随时调动,是大型战役的主力;

二类为守备军,驻扎在全国关键区域,如重点城市,边境,关隘等,管宗的抚标是守备军中的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