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天下一统,太平世界!(2 / 3)

仙器,不像话。

天灵道的覆灭,给北方诸多想要隐世避难的仙门势力敲响了警钟,封山不出可以,但你不要妄想超然神庭天条之外。

接下来的几个月,除了西北关中一地外,南北诸州及沿海尽皆归于楚土。

其实无论李隆多么英明神武,大楚帝国多么繁荣昌盛,总是有不愿臣服的人。

毕竟一路走来,李隆灭掉多少势力,多少国家,它们背后又有多少死忠和支持者。

以前诸国叛逆余党还能躲藏在沿海小岛,甚至能通过青州购买物资,而到现在就算是天涯海角也再无容身之地。

瀛洲岛等五大外州被楚国水师严密封锁,去不了,陆上唯一没投降的秦国外,正汇聚楚国所有的强军,再愚笨的人也不会去送死。

适逢这时,李隆于神武四年十一月进驻洛阳皇宫,正式迁都。

同时,朝廷宣布大赦天下,即使一直对抗朝廷的叛逆,也能录为良籍。

但条件是带着族人移民开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任选,即使是海外也可以。

未来为开边做出功绩,朝廷甚至能敕封爵位,加封祖先阴灵,挽救争龙失败于地狱受苦的先祖。

神武四年李隆没有继续对秦国动兵,这是以退为进,现在攻打势必遭受秦人同仇敌忾的反击。

历史上秦人的悍勇和地域观念,可都是经历过检验,他们往往为守土抗争到最后一刻。

只是这一代的秦王不是老秦人,他也不是白手起家得秦地根基,这就让给了李隆减少关中伤亡的机会。

一旦暂缓几月,以一州之地抗衡富有天下的大楚,是怎么也耗不过的。

西线沙州放二十万兵马守城,南线汉中放二十万兵马保卫镐京,东线崤函为正面,起码要三十万兵马,北线楚军骁骑来去纵横,需要修建大量堡垒工事阻拦骑兵步伐,兵力最少也要二十万。

粗粗一算秦国已然掏空家底,连带着屯田兵、辅兵都用上,才凑出百万大军。

辅兵拉去打仗,那又得征发大量没有经验的夫子劳役,整个关中就没有男丁能够安稳待在家。

关中平原广袤不错,但关中千万子民不足以此为生,失去沙甘二州、汉中粮仓,日子过得本就困苦。

更何况现在举全国之力,去做没有希望的对抗,古秦国也是同时坐拥蜀地和关中,这才敢与山东诸国争锋。

一月两月都还好,秦人悍勇和吃苦的精神能扛下去,牺牲也不怕。

可秋收不能回家收粮,弥补冬天不足的作物无法种下,这让秦人们绝望,没有粮食明岁难道活活饿死?

百万大军的消耗,秦国粮仓远远扛不住,楚军打过来还好,死前一搏,谁料李隆想不战而屈人之兵。

神武五年新年应约而至,前线楚军载歌载舞杀猪宰羊,神武天子的封赏无比丰厚,几乎堆满大营。

而对面关卡的秦军则是冒着冷冽的北风守城,闻着楚营传出的酒肉香气,嘴里一口热的都没,几番对比,士气愈发低落。

几月的对峙,秦国国内逐渐动荡,前期他们还会注意防备楚军暗探,严密封锁一切流言,毕竟桉例太多了。

但到了神武五年,绝望的气息笼罩镐京和整个秦国,没人再顾得上那么多。

一艘将沉的船,还如此卖命,不怕将来清算?

秦国异闻司,里面可是有不少仙修,但你现在再去看,连一个道官都难找到。

天灵道这么大的圣地说灭就灭,正一道就能靠住?

于是各种流言蜚语在秦国民间传播开来,秦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秦王不是秦人,我们不需要为他卖命。

还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歌谣更是在大街小巷传诵,天命也,何须顽抗?!

神武五年三月,李隆自洛阳出发,亲征秦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