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八章悖论(1 / 2)

灭世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办法,太上老君一直在思考,最后的结果就是解答不了问题,就解决问题的载体,也就是灭世。

只要圣人和世界一起消失了,那圣人的终极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再也不用烦恼了。

但显然芸姚不认为灭世是正确答案,她认为面对这种悬而未决的问题,最好就是采取儒家的作法‘不否认,不研究’,虽然不科学,但这些终极问题是真不好解答,而且也没人说终极问题就只有一个答案。比如太上老君提出的灭世,也是一种答案。

这种事情是真不好说,所以还是搁置争议,好好发展。

太上老君看着芸姚说道:“你不能算是玄门弟子,应该属于是诸子百家的弟子。”

芸姚连忙说道:“诸子百家的思想也源于玄门。”这点是没错,玄门的思想就是观察自然和社会而总结的最基础的知识,儒墨都是在玄门的基础上发展的。

所谓大道废有仁义,是没问题的,只是玄门对分配关系的态度就是少插手,多遵循自然。而芸姚作为穿越者,习惯了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强调分配关系,这点和儒家相仿。

儒家强调礼乐,就是强调分配,礼就是祭坛里的排位,乐就是不同排位的交流。墨家的兼爱非攻,也是一种分配,也是通过分配来稳定社会。

所以老君说芸姚更像诸子百家的弟子也没说错,因为所有圣人之中,芸姚对分配最为重视,也是最重视分配关系实践的圣人。

“不过你确实吸收了诸子百家的诸多思想,比如‘敬鬼神而远之’,对于圣人终极目标这个问题,你选择的就是不否认问题的存在,但不深究问题的答案。”老君说道。

“因为我才疏学浅,对于这种问题确实想不出答案,但心里总有个问题悬着,人也安顿不下来,所以不如放下问题不去思考,多想想发展的问题。”芸姚表示自己没本事解答,那就不答了,安稳地去做自己的圣人红利就好。

“你难道不担心红利用完,截教衰败么?”老君继续问道。

芸姚说道:“有做不到的事情,说明圣人虽然在修为上很圆满,但作为一个生灵,作为一个存在,还是不算圆满,还有进步的空间。我相信万物都是如春夏秋冬一样循环的,截教有衰落,有复兴,未来还会衰落,但截教的思想却会深深扎根,如种子一样等待发芽。”

“这样的循环真的有意义么?春夏秋冬四季不断,一直如此,最后一切都麻木了。”老君表示走不出循环的话,一切有意义么?

芸姚哪知道有那么多意义啊,她又不是意义党。她非常怀疑老君是不是悟道悟坏了脑子,脑子里全是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

废话,有答案的话,就不用思考了。就是因为没有答案,老君才要一遍遍思考啊。要是都和芸姚这样愚钝,这样‘敬鬼神而远之’,都不思考究极问题,那圣人也无法更进一步了。

当然老君虽然很强悍,但终极问题确实不好回答,目前他是一个终极问题引出更多终极问题,最后发现只有问题,没有答案。

光是圣人的目的这个问题,老君就耗费很多脑细胞,最后才找到了灭世这个不算答案的答案。老君是无为而无不为,不争而天下莫与之争,说明他不实践,但不代表他不思考,不思考也不可能有《道德经》这样的著作。

问题是老君的思考也不是每次都有答案。

芸姚表示自己这个时候学习孔子,把思考留给老君,自己就做个述而不作的人。述就是描述、转述,作是创新。孔子说自己只是描述先人的智慧,并没有创新。芸姚有自知自明,认为自己没能力给出答案,那学习孔子是最好的。

老君见芸姚这不求上进的样子,也没说什么,因为七位圣人中,真正一直在思考的也就是他了,其他的圣人都沉迷于天道的变化莫测中,并没有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