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我们完全被骗了(2 / 3)

坏事儿,只不过是发泄他们一下情绪罢了。一旦碰上个别的,那才是我们倒霉呢。”

我一边听着她说,脑海里一边浮现着各种画面,心脏怦怦的直跳,太可怕了,怎么可能这样呢?

蒋菲菲看出了我的心思,“你不用怕,不是有我在这儿,我看他们谁敢,如果有坏小子,我一个电话,蒋八一,就能扒了他的皮。”

听完她说这句话,我的小心脏才平复下来,觉得有了靠山。

我说,“菲菲姐,你是不是特别爱看小说啊?”

蒋菲菲,“是的,我不大爱看小说,而且还特别爱看古典小说。”

我说,“那你都看了哪些?”

蒋菲菲,“我看的比较杂,世界名著看了很多,古典名著看了很多,现在有名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几乎我都看过,但是看的不全。我爸爸爱看书,爱买书,他买什么我都是第2个看。他看的书可广泛了,什么都看,我只是选择小说看。另外一个爱好就是爱看历史书,这个习惯实际上是让我爸爸给引导出来的,我们家有全套的二十四史,加上清史稿,一共是二十五史,我爸爸看了一遍又一遍,我看他那么上心,我就也跟着看了,不知不觉的就看了两遍。另外,我爸爸最爱的一套书,就是司马光的,资本通鉴,据说是毛主席批注的影印本,这部书和二十四史的体力不同,是编年体的,看起来比较顺。我最开始看的时候也是比较费劲,看着看着,就比较顺了,认识了好多生僻的字,也知道了很多典故的来源,就是没有二十四史那么有故事性,就好像是一本流水账。反正我们家的书房,书很多,我爸爸看第1遍,我看第2遍,我们俩看完了还互相讨论,谈读后感,互相的交流。有的时候我们两个人争论的很厉害,观点不同吧。很愿意让我看他的书,他觉得把这些精神食粮,给了我,也是一种传承。所以我就扎在这些书堆里了,现在时髦的网络小说,同学们一说,我都不知道,后来我也试着看了一两部,没有看那些书有意思。那些书的文字特别的精美,是经过千锤百炼的,你越看越爱看。网络小说就是那么回事儿,看一遍就过去了,而且有的书,粗糙的根本就看不下去,也不知道怎么发到网上去的。”

我说,“我爸爸是学经济的,他的那些书我都不感兴趣。我妈妈是医生,她是天天在看书,全都是业务书,我也看不懂,我也不想看。我最大兴趣就是读诗集,各种各样的事迹,西方,我看过哥德的,亚洲我看过泰戈尔的,我们国家当代人的诗集,能搜罗到的我全看了,我看时机着迷,因为他们的修辞手法,他们跟那些比喻,都让我着迷,在我的小诗当中,不自觉的,就学习他们,模仿他们。”

蒋菲菲,“看起来你很专业,除了现代诗,古诗词你爱看吗?”

我说,“除了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和诗经以外,其他的事我很少看,我不喜欢古体诗和近体诗,我喜欢现代的诗,自由豪放,没有那么多规矩。但是我不是一般的看,我把这些古诗都背下来了,我脑子里几乎有1000多首古诗,所以我自己写起来,有时候禁用他们的句子,根本就不用去再比对。这可是童子功啊,我10岁以前把他们都背下来了,估计现在要背的话就背不下来了。”

蒋菲菲,“我不行,我就没有背的功夫。我哥哥就好,他背书的功夫可好了,他特别喜欢西游记,水浒传和红楼梦,一个大男人,背起红楼梦来,那叫一个缠绵,对红楼梦的情节和人物,一清二楚。特别烦人的事,看红楼梦的电视剧,他老是指指点点,说人家这里错了,那里错了,就好像人家都没有,他看书看得对。我爸爸有时候就批评他,说他只是机械的背书,不好好研究红学,说他应该好好的读一读红楼梦研究的文章,做一些深入的研究。”

我说,“姐姐,你看这样好不好?我们俩白天军训,晚上互相补习,你给我讲讲你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