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和蒋菲菲的约定(2 / 3)

种风格。诗歌实际上就是一种韵文,不要过于的隐晦,更不要故弄玄虚,让所有的网友都能够尽情的欣赏,把这种高雅的文学形式,让所有的网民都能够欣赏,这也是一种对诗歌的贡献,当然也不要排斥其他的流派,将来我们也会分专题对诗歌流派进行介绍的,既是一种文学知识的普及,又是一种欣赏的指导。现在网上都文学作品,除了网络以外,通俗历史演义已经成了一种文体,你看《明朝那些事儿》,在网上有多红啊?而且实际书也已经出版了,他不像二十五史那样让人家觉得很正规,但是他让网民们用最简单的办法看懂历史,那才是真正的贡献。”

江挽,“诗歌要想网红那可不容易,除了长篇叙事诗以外,一般都是比较短小的,即使是长篇的诗歌,也不能和历史相比。雪莱说,诗是神圣之物;它既是知识的核心又是知识的边缘,它包容一切科学,一切科学都能溯源于诗。它是一切思想体系的根源,同时又是它们的花朵;一切都由它而生,受着它的滋润缀饰;如果它遭受到害虫的摧残,它便生长不出花果,结不出种子,荒凉的世界因此而失去美丽,生命之树也不能葱郁长青。诗是上苍赋予完美事物的外表和光泽,就像蔷薇一般,它平淡无奇的枝叶纹理,因为有了鲜艳的色彩和淡淡的幽香而变得分外美丽。但是,假如诗不能高扬于一切飞鸟所不敢翱翔的永恒境界,从那神圣的领域携下光明与火焰,那么它所歌唱的道义、爱情、忠诚、友谊又有什么意义?我们生存繁衍的美丽世界的景色又有何诱惑?我们在人生此岸又能得到什么慰藉?我们对人生彼岸又怎能有所憧憬?”

蒋菲菲,“雪莱对诗的见解,我也总结了几条,将来放在网上。雪莱论诗

诗记录着最快乐最善良灵魂的最快乐最善良的瞬间。我们常常感到,有些不可捉摸的思想和情感会突然袭来,有时睹物生情,有时见人生思,有时则自生哀乐,这些思绪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给我们留下难以形容的崇高和愉悦;即使这些思绪带给我们的只是忧郁与惆怅,也仍然有一丝快感相随。每当诗的精灵降临,一道神圣的光亮便耀射于我们的思想深处。有时,诗的步履轻若拂过海面的微风,浪静风止之后,它亦消遁而去,只在满是皱纹的沙滩上留下些许印痕。这种心境,唯有感觉细敏、想象丰富的人才可以领悟,由之产生的思想将摈弃所有卑劣的欲望。

诗能使世间一切都变为美丽。原本美丽的事物会因之锦上添花,丑陋的事物可以为美所点化。它将欣喜与恐惧、快乐与忧伤、永恒与变幻融为一体;它冲破一切势不两立的对峙,用它轻柔的驾驭,使一切对立结伴而行。世间的一切都因诗的到来而变形,在它的辉耀下,同显一种神奇,成为它灵气的化身。那是一种神奇的炼金术,能够将致生于死的毒液,化作可以畅饮的甘露;它撕毁世界腐朽陈旧的表象,展露出无遮无掩、宁静沉睡的美,而这种美恰是人世间一切事物的内在精神。

诗在我们的人生中为我们创造着另一种人生。它使我们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与那个世界相比较,现实的世界显得混杂纷乱。诗使我们得以重新瞩目我们生息其间的平凡的宇宙,使我们的灵魂之眼穿透弥漫的尘雾,得以窥见人生的神奇美妙。为诗所驱使,我们便能去领悟我们的所见所遇,去思想我们的所感所识。当生命中那些琐碎的印象不断重现,使我们对宇宙的观感变得支离破碎之时,诗便为我们重新创造一个宇宙。

你说,雪莱的这些观点会不会在网上引起热议?”

江挽,“你的诗歌板块,应该是发表作品的园地,应该用大量的作品,来吸引网友。诗词的理论,以及诗人们对诗的感受,一些评论家的评论,都应该在不同板块,但是还要以诗歌作品为主体。现在要发一些纯文学的作品,就是没有人看,有的时候很高雅的作品,更需要人欣赏,能把这些作品读懂,弄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