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不死心的蒋八一(二)(2 / 3)

势很明显,但是自己的优势也是她不可比拟的。

一般的来说,两个人进入恋爱以后,相互补充才是最佳的选择,虽然在专业上是千差万别的,但是这种互补的优势是不能够忽视的。文学靠的是热情,而人不能够永远在热情中活着,当这些热情的温度降低的时候,同质性的发展,就会成为升级的障碍,也更会成为今后生活的重复。

做一个年轻人,追求新奇,追求新鲜的东西,应该是一种天性,她才不满17岁的年纪,人生的道路刚刚开始,这么早的就遭遇了爱情,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增加,对伴侣的选择也会时过境迁的。

作为真心去爱一个人,当然希望她过得更好,但是面对残酷的现实,她们恋情的关系中,这种危险始终存在的,不管她们能够谈多长时间,也不管事情最后的结局如何,这件事儿对于蒋八一来说是不看好的。

首先两个人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完全不同。清风出生在一个10万大山里,贫穷落后的地方,在农村封闭的环境里长大,看起来生活是很坎坷的,就是现在也是靠着自己勤工俭学在生活,与一个城市里长大的独生子女来讲,两个人的人生道路是完全不同的,那么对人和事的判断,出现了根本的分歧。

两个人虽然都是在文学院学习,对未来的理想两个人不会是一样的,江挽作为一个年轻的女诗人,生活经历的一帆风顺,大家勤奋溺爱,都养成了她想当然的性格,不一定能理解清风这种复杂背景下,坎坷的人生路。所以对待事情对待人两个人的标准完全是不一样的,那么在相处过程中避免不了的,就会形成尖锐的矛盾,眼下处在热恋之中,情人眼里出西施,看到的全部都是对方的优点和长处,随着生活时间的推移,各种矛盾就会暴露出来,很有可能是有些不可调和的矛盾的。

想到这些问题,蒋八一更加增强了信心。

爱一个人就是要奉献,包括给对方时间和精力,哪怕是对方还在恋爱的过程中,让她多经历一些以后,时间的磨砺可能让她更有一番魅力,自己在旁边默默的祝福,但是也不会偃旗息鼓,而是要发存在感的。

这种事情成功的几率很大,但是要给自己的成功留下预存空间,那就是不能让对方反感自己,很多事情要适可而止,顺势而为,在默默关注的同时,把握好时机。最好最方便的一个条件就是,蒋菲菲是她的唯一最好的闺蜜,不仅可以随时掌握她们的动向,有些不为人知的秘密也会自然的流露到她这里的。

时机就是给有准备的人预备的,蒋菲菲整理了她的诗集,想用最短的时间把这本书籍出版,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这件事情给蒋八一创造了机会。蒋八一最好的一个同学,家长就是出版社的编辑,这本诗集到了她手里以后,以最快的时间,找到了那位做责任编辑的家长,拿到了书号,并用最快的时间进行编辑审查,作为出版社重点的书目积极推进,只用十几天的时间,印刷厂就出了样书,终于赶在了她生日之前。

18岁的生日对于一个女孩来说,有多么重要就不言而喻了,蒋八一精心的准备了生日礼物,并没有靠蒋菲菲去转交,而是通过快递,送到了她的手里。

其实这个礼物,蒋八一是在出版社联系司机出版的时候,顺便搞到手的。出版社正在编辑一套国学丛书,包括了古代各个时期的经史子集,共有几百册,因为按照出版社内部的价钱买到的,所以对于学文学的人来说,这是一套不可多得的收藏,为了显得更加的平常,她同时也给蒋菲菲准备了一套。

蒋菲菲在家里对这套出书,可以说是爱不释手,那种喜欢是从心里发出的,看到她的表情,也就想到了江挽的反应,蒋八一为自己准备的生日礼物,暗暗的有点儿自鸣得意,可以说这是一种良好的机缘,如果没有这个诗集的出版,也不会了解到有这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