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再会李一萌(2 / 5)

你的意见。”

我对清风师兄的事儿一直都是很关心的,听到他说有事儿和我商量,我不禁的问,“到底是什么事儿啊?你这么郑重的商量。”

清风师兄看着我说,“我的第一部已经写完了,你正在看,稍微修改以后,我准备春节以前把它出了,现在已经有出版社和我联系了,春节前出版应该没什么大的问题。出版社又跟我约了另外一部,我现在已经把提纲写出来了,出版社决定作为重大的书籍,给予我一段时间阻止,所以我要出去采风,利用这段时间把这篇完成,这个选题在国内还没有人写过,希望我把这篇写完了以后,能够开辟我在文学园地上的立足之地,所以要用很长一段时间离开学校,深入生活,一边采风,一边写作,也希望得到你的支持。”

清风师兄的写作有下一步的打算和计划,这是我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作为一个在校的公文学院大学生,有什么比创作更重要的呢?写作对于中文的学生来说,无论是什么样的题材,只要有作品问世,就像学理工的学生画册地图,就像学师范的学生到学校去代课,都是一种专业的历练,都是一种社会实践。

虽然说学中文的人不能人人当作家,但是如果上了4年的大学学习中文的话,连一个作品都没有发表,那实在是有点遗憾了。相反的有许多学别的专业的大学生也在积极的发表作品,而且水平很高,水平很好,让人看起来百看不厌,有时代感,文笔更好,作为一个中文系的名牌大学的学生如果不发点什么文学作品的话,实在是有点数不过去。

每天学习文学理论创作理论,而每天都沉迷于这些理论的考试,这些作品的欣赏,而不自己亲手去写一些优秀的作品,不发表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怎么能算是一个合格的,中文学院的学生们,清风师兄已经大学三年级了,给他们这个群体里绝大多数人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作品,而且那些作品都让人看了以后,发现他们水平都很好,能够抓住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风貌,塑造新时代的人物,那么清风师兄在做什么呢?用什么来表现?你是一个高材生,用什么来证明你是燕京大学数一数二的中文学院的好学生?

有没有作品是衡量一个中文学院学生的标志,有没有好的作品是衡量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能不能够成为一个文学家将说明你是不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中文学院毕业的学生的标准,如果只是在你的文凭后面加一些理论考试的分数,而你什么作品都没有,怎么好意思说你是燕京大学中文学院毕业的呢?

现在清风师兄终于把心思全部用在作品的创作上了,从他的第一部作品就可以看出他的理论功底比别人都强,他的写作风格也是很鲜明的,在塑造人物和挖掘人物心理上,成了他第1部最抢眼的地方,本来最开始读他提纲的时候,而现在在做它成型,修改以后的人物丰满了,故事起伏跌宕,所有的矛盾冲突是那样的合理,最后矛盾的结果集中在一个高潮点爆发,是一部文笔好而且又好看的书。

清风师兄要做专业上的探索,这是我求之不得的,所以我坚定的表态说,“师兄,只要你想在创作上努力,我都全心全意地支持你,这是我们作为中文学院的毕业生大学生所要做的必须的功课,我们的作品也标志着燕京大学中文系的水平,我们的前辈在共和国的文坛上已经取得了自己的位置,我们这些后来人也应该为燕京大学在文坛上的里程碑添砖加瓦,虽然不是要争取什么名利,而是要在中国的文坛上为我们这一代人发声,具体是什么题材,你能够透露一点吗?”

清风师兄,听我这么好奇笑了笑对我说,“因为现在我的素材还没有收集完,我想像大背景是写一个抗战题材的,我要抓紧在四五月份把这部作品完成,要在今年反法西斯70周年胜利纪念活动以前,把这部作品发表,所以时间对于我来说,实际上已经很紧张了,从现在开始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