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案十五 道人之血(1 / 4)

第381章案十五道人之血

不知是不是因为胡宗仁急切的想要表现,所以他问话的声音有点大。老婆婆应该是早前在狗叫的时候就察觉到我们是要到她们家的院子里来。她戴着一副老花眼镜,但是抬头的时候却没有从眼镜里看我们,而是直接扬着眉毛越过镜片看着我们大家。胡宗仁走到她跟前蹲下,大妈,我们是对面这个区的工作人员。完胡宗仁朝着韩经理的区方向一指,接着,我们这边有些情况想要跟您了解一下,闲聊几句好吗。

老婆婆好像并不怎么有兴,只是低头继续绣着自己的鞋垫,一边,我认都认不到你们那个区里的人,你们要找我问撒子嘛。话有点漏风,看样子牙齿的情况不怎么良好。胡宗仁接着对老婆婆,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就是随便聊聊,想知道大妈您是一直住在这里的吗?老婆婆,她打就在这里了,已经快70年了。胡宗仁问她,那您今年高寿啊?老婆婆,翻年就70岁了。

70岁,又是一直住在这里,那么想必对这一带的变迁是非常了解的。胡宗仁得意地看看我,我对他点点头,胡宗仁就继续问老婆婆,那您身子骨还真是仙健啊,这附近好多像您这样岁数的人,都已经老得快卷起来了,您还能够做针线活,那可真不容易啊。

胡宗仁这就是在拍马屁了,现在人的生活条件好了,平均寿命已经有所提高,只要保重身体那么活到70岁80岁那是常有的事。但是很多这个年纪的人,也都不见得有眼前这个老婆婆这么苍老,她70岁,但是看上去却像快80的人了,我想大概是因为是农村人的缘故吧,平日更劳累,也就显老一些。但是正所谓马屁是不穿的,即便老婆婆心里明知胡宗仁是在拍马屁,但是还是觉得喜上眉梢,她乐呵呵地,我们哪算仙健哦,比我们厉害的老头儿老婆婆儿多得很!不过虽然她嘴上这么,眼神里却满是高兴的神采。

胡宗仁知道自己的马屁奏效了,于是他对老婆婆,是这样的大妈,您知道这儿在70年代的时候是不是有个集体公墓之类的地方啊?老婆婆听胡宗仁这么一问,先是有点诧异,然后把针插在了鞋垫上,看着胡宗仁,这地方以前是有个政府集中埋人的地方,我们本地人叫万人坑。胡宗仁惊呼,万人坑?有那么多人吗?老婆婆摇头,倒也没那么多,就是那段时间常常有政府的人拖着一车一车的死人,本来是在这堰塘边上准备挖深坑埋的,但是没老百姓阻止了,才修了一排墓地。完老婆婆朝着我们刚才找到的那排壁墓,就在那里,以前没修房子的时候,那基本上一个山头全都是。

我忍不住了,于是插嘴问老婆婆,我这里以前是个山头吗?老婆婆是啊,以前山上全是松树,不止是这里,这一整片区域以前都是乱山岗,山上密密麻麻全是松树。完老婆婆还对我,这边走过去没好远就是松树桥,就是因为这个地方以前松树坡坡多,才起的这个名字。老婆婆接着,那些坟墓,就在对面那片山上,以前还不少,恐怕埋了好几百上千个人。

胡宗仁问老婆婆,那这些人都是这附近的人吗?老婆婆不是,都是政府从外头拉来的,每次来都是用那种大货车拉,有时候村子里的人还要帮忙去搬死人,但是后来因为埋了些死人在堰塘边上,于是每年都有人死在这个堰塘头,村子里的人觉得这个是因为死人把水源坏了,所以政府再来埋的时候,就不准了。而那以后,就在堰塘边边修了个观音庙。

堰塘,就是水库的意思。看来这个水库早前频频淹死人并非传闻,而当地人为了改善这个现象,特别修庙,也算是一大善举了。老婆婆接着,政府看村民不准埋了,于是隔了段时间就在这里来修了一排排的墓,人还是送到这里来,只不过不是用埋了,而是烧成灰以后就下葬了。胡宗仁问老婆婆,那怎么会长期是政府送死人来呢?这些死人都是什么人啊?

老婆婆看着胡宗仁,然后一边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