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六三 酒瓶炮和西瓜弹(2 / 3)

求用六十八磅实心炮弹炮击,直接被皇帝拒绝,原因很简单,帝国的对手没有这种火炮,英国最重的火炮四十二磅,还因为太重很少装备。

而齐昌杰则提议可以测试,但不能直接打猎豹号,后来经过测试,别说猎豹号,就是为海军铁甲巡航舰用的一百二十毫米装甲也只是勉强抗住。

铁甲舰的防御由此得到了证明,但铁甲舰的问题也很严重,那就是炮少,这是不可避免的,用了铁甲重心就高,别说三层火炮甲板,就是两层都不行,以后二十年,除了法国在地中海舰队用两层火炮甲板的铁甲舰,其余都是单层火炮甲板。

但火炮少并不意味着火力弱,正是为了展示火力,齐昌杰让联合船厂改造了猎豹号,把三十二磅短重炮变成了九十磅酒瓶炮。

而为了避免海军干扰,猎豹号上所有装备与海军都无关,就连三十二磅炮都是海岸警备队凑出来的,而九十磅酒瓶炮则是陆军军械局的产品,这是因为裕王西征获得了黑海周边的土地,让岸防火炮再次热了起来,西津岸防属于陆军,而陆军则需要一种射程远,大威力的火炮,既然可以发生开花弹,也可以发射实心炮弹。

后世一些人认为铁甲舰的发明与锡诺普海战中,俄罗斯海军用开花弹虐杀奥斯曼舰队有直接关系,而开花弹在当时影响力如何如何,实际这是错误的,开花弹其实运用很早,俄罗斯人用的好不是他们技术和战术多高明,纯粹是因为有莽夫的无畏,同时期的英国法国战舰上也用开花弹,只不过不会用于海战。

开花弹的问题很多,首要问题就是引信。开花弹的引信是就是个木管,里面是火药,用发射药产出的炮火点燃,发射出去,这在帝国陆军之中已经相当普遍,后来就连野战炮都用上了。这种引信可以用切割的方式设定时间,但很不准确。在潮湿的海上,引信很容易出问题。而开花弹要撞破船壳才能起爆,而撞击更是会让引信出问题。

而开花弹的威力也很是问题,首先,开花弹必须要用大口径的炮弹,因为装的是黑火药,弹体又是铁铸造的,弄不薄,要是火药少了,可能都炸不开,所以开花弹至少是十二磅起步,这是陆军标准,海军一般都用三十二磅以上的开花弹。

而开花弹只有在船体内部爆炸才能发挥大作用,问题是开花弹穿甲能力也不俗,九十磅炮的开花弹有六十磅之重,如果靠的近了,开花弹会穿两层船舷到另一侧爆炸,距离远了,可能一层都穿不了,在船舷外爆炸根本没有意义。

一开始,海军采用定时引信,即圆盘引信,海军用棉、麻纤维、纸等一层层的把火药包起来,最后一层是金属皮,上面按照燃烧速度设立五个点,每个点代表一秒,最迟五秒。但问题是海战都是动对动,距离根本不是由自己决定的。很难控制在只击穿一层船舷的距离上,锡诺普海战之中,俄罗斯人炸了两个多小时才成功,而两个小时就实心炮弹也足够覆灭敌军了,价格还便宜。

而开花弹准确度很差,里面装的是火药,并不稳固,还有注药口子,铁壳子也不均匀,导致开花弹实际就是一个偏心球,三十二磅的开花弹比两百磅的炮弹阻力还大,而且还打不远。

开花弹真正发挥威力还是到了拥有触发引信的线膛炮发明之后,可到那个时候,大家都有铁甲,采用开花弹依旧是谁也奈何不了谁,只能用实心穿甲炮弹,而即便是触发引信一开始也很不稳定,所以在原本历史上,会把引信里装满沙子,把原来带有爆炸能力的炮弹当穿甲弹用,这也是大清海军炮弹里填沙子的由来。

所以说,帝国海军坚持线膛炮的触发引信的路线是正确的,虽然因为海军改革导致酒瓶炮一度盛行,但最终还是回到了这条路线上来。

猎豹号测试到火力的时候就状况百出,九十磅酒瓶炮开花弹不爆炸,在船外爆炸非常普遍,三门火炮打了十几发,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