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一 装甲巡洋舰(2 / 3)

更强的铁甲舰,这是毋庸置疑的。而新式战舰采用新技术需要较长的设计周期和建造周期,根本满足不了要求。而海军还有一个动力,就是处理剩余物资。要知道,从风帆木质战列舰走向铁甲舰是一个意外,按照海军原本的造船方案,现在大规模建造的应该是一百二十炮一级战列舰和八十炮三级战列舰,因为海军革命,除了已经接近完成和开工的四艘一级战舰和六艘三级战列舰得以继续建造,仅仅只被要求增加蒸汽辅助动力之外,其余的造船计划一概取消。

但问题在于,这是和平时期造船,第二批风帆战列舰的船料早早就备下了,如果完全取消,这部分钱就算白花了。所以面对远征舰队的需求,海军提出可以利用现有船料,建造一款成熟的船舷列炮巡洋舰,以达成尽快形成战斗力的目的。

鉴于海军在风帆战列舰造船技术上的先进性,原本的舰船都可以适当延长船体,以增加蒸汽动力,从技术角度来讲这是完全可行的。以一级战列舰船材,保留一层火炮甲板的蒸汽动力巡洋舰被命名为猛禽级,首舰隼号,而以三级战列舰改造的巡洋舰则命名为鳄级,首舰扬子鳄号。

原本的两级巡洋舰也采用了一些铁壁级没有的先进技术,比如钢面装甲、火山级军用蒸汽机和新式燃煤锅炉,后装线膛炮等等,但是在考虑了成本和需求之后,这些新技术全都被取消,因为海军发现,成熟但是落后的技术更有未来。

成本问题好说,毕竟这是设计阶段就落后的军舰,但需求上,海军考虑到的比较长远。加入远征舰队,完成现阶段的作战任务只是前期目的,猛禽级与鳄级长远规划是前往海外领地服务,尤其是美洲舰队和南太平洋舰队。这两支舰队的作战区域是美洲西海岸的太平洋区域,假想敌除了未来要恢复的利马舰队就是海盗了,而在这两地,别说对蒸汽动力、后装线膛炮等机械设备进行维修的能力,甚至说连加煤站都很少。实际上等远征舰队的任务完成,这些军舰划归两支地方舰队的时候,连船底敷设的铜皮都揭了下来。

但是即便如此,两级巡洋舰仍然是现阶段欧洲战场无敌的存在。

猛禽级装甲巡洋舰的建造于帝国二十五年初,是刚刚完成改制的江南造船厂(原海军东方造船厂)建造,因为所有技术都是成熟的,主要造船材料是现成的,所以建造速度很快。在船体上,把原来的三层火炮甲板改为一层,船艏改为铁甲舰的垂直艏和圆形船艉,在海军监造长的坚持下,加装了内置撞角,原来的船体增加了三米半,虽然对船体的稳固有影响,但避免了对船艏和船艉的大规模改造。

猛禽级一共有六艘,分别命名为隼号、鹞号、鹰号、鵟号、鹫号、枭号,但鹰号被临时改为了风帆炮塔舰,专门用来验证大口径重炮和炮塔的工作特性,所以鹰号已经不能包括在猛禽级巡洋舰之中,五艘猛禽级巡洋舰排水量在五千八百吨到六千吨之间,采用了两组八座锅炉动力的蒸汽引擎,同时采用三根桅杆作为全帆动力,因为是原装风帆动力,而船体却变的细长矮小,所以仅仅采用了风帆动力的情况下,就可以达到了13.5节的高速,甚至比蒸汽动力的最高航速还高一节。

这级巡洋舰拥有一层连贯的火炮甲板,但却配备了两种不同的火炮,在船体舯部拥有八门203毫米后装线膛炮,在前后则是二十四门178毫米前装线膛火炮,火炮的旋转机构与九十磅酒瓶炮大体相同,之所以如此配置是因为178毫米火炮是帝国海军如今最成熟的线膛炮,原本是后膛炮大规模生产,但很快发现,炮栓密封性很差,因此原本的铸炮金属材料改变用途,成为了前装火炮,以保证已经生产的炮弹仍旧可以使用。

但问题是,这种火炮一开始考虑的是五百米距离上的作战,但实装后,要求进行一千米距离的炮战,在使用前部淬火穿甲弹的时候,一千米距离上穿甲能力只有六十五